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两年来,人大学子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信仰者、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勇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开路先锋、事业闯将。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两周年之际,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2024年4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老校区举办“声入人心” 红色经典诵读比赛。本次活动由学生党建促进会研究生会祁影主持,国际关系学院第43期院党校全体学员、党员骨干代表参加。
本次比赛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为线,从开天辟地大事变(1921-1931)、翻天覆地大胜利(1931-1949)、改天换地大建设(1949-1978)、惊天动地大变革(1978-2012)、顶天立地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五个主题重温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
比赛精彩瞬间回顾
开天辟地大事变
(1921-1931)
第一组小组成员柴英祺、陈荣明、任笑微带来《湘江评论》创刊宣言的朗诵,第二组小组成员常林亚、高鹏、武昊带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节选)》的朗诵,李凡老师做出点评。
重温百年峥嵘历程,牢记建党光辉初心,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为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翻天覆地大胜利
(1931-1949)
第三组小组成员石涵钰、何怡霏、张歆云、余骊安、梁智裕带来精彩朗诵《为人民服务》。第四组小组成员杨子昕、廖婕、宋安晴、汪兴、车罗歆带来精彩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史小宁老师做出点评。
浴血抗战壮阔斗争,陕公精神薪火相传。回顾抗战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中国民族解放斗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发挥巨大作用,伟大抗战精神与革命精神自此成为共产党人强大的信仰力量。
改天换地大建设
(1949-1978)
第五组小组成员施雯、王子宁、王佳慧、江飞雪带来精彩朗诵《松树的风格》。第六组小组成员刘小瑜、刘畅、温佳馨、杨婧妍、张昕楠带来精彩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曹司彬老师做出点评。
庄严宣告创建新世界,坚强奋斗建设新社会。正是党领导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惊天动地大变革
(1978-2012)
第七组小组成员徐韬文、杨博带来精彩朗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南方谈话选段》。第八小组成员程美灿带来精彩诗朗诵《中华世纪坛序》,宋宝雯老师做出点评。
改革开放旗帜高扬,实事求是思想辩明。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
顶天立地大复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
第九小组成员钟忻奕、李佳慧、祁千秋带来精彩朗诵《二十大报告》。第十小组成员张文凯、郭欣桐、蔺轶轩、耿逸卓带来精彩朗诵《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曹司彬老师做出点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儿女勠力同心,百年新征程时不我待,伟大中国梦吾辈使命。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之上,当代青年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最后,国际关系学院专职组织员史小宁老师做总结点评。他指出,一直以来,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打造“第二课堂”,不断创新党建形式,丰富育人载体,通过丰富多样的红色实践活动,打通课堂内外,提升育人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学院党委精心组织了此次“声入人心”红色经典诵读比赛,通过重温我党光荣的革命历程,激励广大国关学子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勇做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
参赛选手感情饱满,激情昂扬,经评委老师点评和分数统计后,公布获奖名单如下:
最后,评委老师为获奖的同学颁奖并合影留念。
红色经典是民族精神的瑰宝,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社会建设的历史见证。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中国人民大学两周年之际,国际关系学院师生代表相聚在老校区通过重读红色经典篇章、重温百年辉煌历程,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斗力量,弘扬浩然正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人民大学时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在抗日烽火中诞生,在党的关怀下发展壮大,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一定要把这一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好,守好党的这块重要阵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勿忘过往的苦难辉煌,无愧当今的使命担当,不负未来的伟大梦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文章来源:国关党建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