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大国关
个人概况
李石,女,汉族,1979年2月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2008年1月~2009年9月 北京大学 哲学系 外国哲学教研室 博士后
2004年4月~2007年7月 意大利·罗马LUISS大学 政治科学系 政治哲学博士
2001年9月~2004年1月 清华大学哲学系 哲学硕士
1997年9月~2001年7月 清华大学化学系 理学学士
访学经历
2016年9月~2017年8月 英国剑桥大学 法学院 访问学者 合作导师:克莱默教授
2005年10月~2006年3月 澳大利亚“应用哲学与公共伦理研究中心(ANU分部)” 访问学者
学术成果
一、专著
1.《政治哲学十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12月)
2.《平等理论的谱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6月)
3.《自由:公共领域的私人空间》(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2年3月)(编著)
4.《积极自由的悖论》(商务印书馆,2011年4月)
二、论文(均为独立作者)
1.《重温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命题:反驳与辩解》:《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1期。
2.《奢侈在消费时代》:《贵州师大学报》2003年第11期。
3."Evaluations and Autonomous Action", PERCIPI, First Issue, August, 2007
4.《自由的概念:一种还是两种?》,《哲学研究》,2008年第7期。
5. 《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辨析》,《云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
6. 《实践理性和自治行为》,《世界哲学》2009年第1期。
7.《理性的命运——北京大学国际启蒙思想会议综述》,《哲学研究》2009年第2期。
8. 《私有制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基于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分析》,《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9. 《积极自由新论》,《中西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0. 《何谓集体自由》,《哲学动态》2010年第10期。
11.《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基于人类欲望之等级结构的分析》,《世界哲学》2010年第1期。
12. 《试论“世界元”的政治哲学基础》,《新金融》2010年第11期。
13. 《浅析罗尔斯<万民法>中“people”一词的翻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11期。
14. 《以艺术的形式思考政治》,《社会学家茶座》,2011年第4期。
16.《卢梭的自由理论:批评与辩护》,《政治思想史》,2011年8月。
17.《穿透装置的缕缕阳光》,《当代中国》(台湾),2011年10月。
18.《自由可以度量吗?》,《哲学动态》2012年3月。
19.《罗尔斯的“宽容论”》《二十一世纪》2012年4月。
20.《霍布斯论“代表”》,《哲学动态》,2013年11月。
21.《自然状态下人们是否平等?》,《政治思想史》,2013年12月。
22. 《罗尔斯的应得理论》,《哲学动态》,2014年12月。
23.《“平等”一词的中英文差异及其生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月9日。
24. 《慕课推动机会平等:从形式到实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4月24日。
25.《“搭便车者”的解决方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6月26日。
26.《罗尔斯差别原则的推导与质疑》,《道德与文明》,2015年第4期。
27.《“人人平等”的论证困境》,《哲学门》,2015年第1期。
28.《平等与嫉妒:在罗尔斯和诺奇克之间》,《伦理学研究》,2015年8月。
29. 《论罗尔斯的“优先规则”》,《哲学动态》,2015年9月《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31. 《从政治哲学思考法治政府建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11月25日。
30. 《诺奇克与马克思的剥削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12月。
31.《何种社会合作?》,《哲学研究》,2016年2月。
32.《多领域的分配正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23日。
33.《何谓公职的傲慢》,《读书》,2016年6月。
34.《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理论之区别》,《齐鲁学刊》,2016年6月。
35.《正义与仁爱》,《云南大学学报》,2016年7月。
36.《“把所有人当作目的”:解读与质疑》,2016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16年7月)。
38. 《论私有制的限制——政治哲学的视野》,《北京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39. 《平等理论的谱系》,《哲学动态》,2016年10月(《社会科学文摘》转载,并被选入《平等主义》(政治哲学论丛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0. 《分享并非网络时代的美德》,《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16日。
41. 《剑桥大学“女性哲学”社团》,《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2月6日。
42. 《按需分配:从理想到现实》,《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6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17年6月)。
43. 《“差别原则”与优先主义——在罗尔斯与帕菲特之间》,《道德与文明》,2017年第2期。
44. 《基于信任的政治——访谈剑桥大学邓恩教授》,《政治思想史》,2017年6月。
45. 《论洛齐克对“自由”与“自愿”的混淆》,《哲学动态》,2017年第8期。
46.《“体验机”与虚拟现实》,《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4月25日。
47.《“分享经济”的政治哲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5月17日(《北京日报》理论版转载)。
48. 《“闲暇”与公民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1月23日。
49. 《拓展和深化社会分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2日。
50. 《概念与观念之分:兼评正确的废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4月10日。
50. 《“正义感”与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哲学动态》,201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51. 《多元价值与理选择性》,《伦理学研究》,201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52. 《论见危救助的道德义务》,《道德与文明》,2018年第9期。
51.《程序正义的价值与局限》,《现代外国哲学》,2018年12月,总第14辑。
52. 《厘清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史的异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2月4日。
53. 《源自个人选择的正义——访谈左派自由之上主义代表人物希尔·斯泰纳》,《国外理论动态》,2018年12月(《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54. 《“禁枪”的政治哲学分析》,《读书》,2019年1月。
55. 《自由市场与程序正义》,《世界哲学》,2019年第3期。
56. 《应得原则与社会公正》,《北京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57. 《论基因编辑的伦理限制》,《伦理学研究》,2019年第2期。
58. 《论新积极自由》,《探索与争鸣》,2019年第4期。
59. 《“过度医疗”与社会公正》,《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9年第2期。
60.《书评:大卫·米勒〈市场、国家和社群〉》,《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7月10日。
61.《社会分配的“需要”原则》,《国外理论动态》,2019年第8期。
62. 《“知识产权制度”的哲学反思》,《哲学研究》,2019年第8期。《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19年第10期。
63. How to Be Free by Keeping Promising, Proceedings of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ligion, Culture and Art (ICRCA 2019), Clausius Scientific Inc, 2019.pp. 153-162.(知网、谷歌学术、CPCI(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
64. 《基金激励机制:知识产权的替代方案》,《读书》,2020年1月。
65.《“排队”与“加塞儿”——资源分配的政治哲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2月26日。
三、译著
1. 霍布斯:《贝希摩斯》(20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4月。
2.《杜威全集》第十四卷(合译,本人承担第二部分,约10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3. 约翰邓恩:《历史地看待民主》,《政治思想史》,2020年1月。
4. [意] 安东尼奥·奈格里,《超越马科斯的马克思》中文版序言(意大利语),《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8月。
5. 昆廷·斯金纳,《霍布斯论代议制》,收入论文集《代表理论:问题与挑战》,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
6. 西蒙·卡尼,《国际分配正义》,收入《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六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7. 史蒂芬·马西多,《在国内和国外视野中的公共理性:合法性、多样性和政治共同体》,《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1月。
1. 2008年3月:“积极自由的悖论”研究项目获第43批博士后基金。(已结项)
2. 2009年3月: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和天津师范大学“政治文化研究中心”联合申请的欧盟七国与中国合作的“宽容和尊重在多元文化中的意义研究”计划获欧盟基金资助,本人担任中方学术代表。(已结项)
3. 2009年9月:“何为集体自由”研究项目获第二批博士后特别资助。(已结项)
4. 2009年11月:“政治自由的概念分析”研究项目获“留学归国科研启动基金”资助。(已结项)
5. 2009年12月:“共和主义的自由观”研究项目获中国人民大学“新教师启动金项目”资助。(已结项)
6. 2010年5月:“经济平等与个人自由” 研究项目获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国际期刊论文发表培育项目”(已结项)
7. 2015年4月:“平等与革命”研究项目获中国人民大学“后期资助”项目
8. 2016年3月:“社会分配领域中的平等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面上资助”项目(已结项)
9. 2016年9月:“平等理论的谱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已结项)
10. 2017年3月:“共享发展:社会分配公正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面上资助”重点项目(已结项)
学术活动
1. 2018年8月:第24界世界哲学大会做主题发言。
2. 2005年7月:应邀参加苏格兰斯特灵大学“正义、安全与权力”讨论会。
3. 2005年5月:参加由西班牙维哥大学(University of Vigo)和葡萄牙米尼奥大学(University of Minho)联合举办的主题为“全球正义:作为世界性的制度”(“Global Justice: as Cosmopolitan Institutions”)的国际研讨会。
4. 2005年4月:在法国图尔(Tours)参加由“欧洲应用全球正义网络组织”(European Network on Applied Global Justice)主办的“药物研制的激励及其利益分配中的正义规则”(“Just Rules for Incentivizi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and for Disseminating its Benefits”)角色讨论会。
5. 2004年10月: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参加在法国巴黎举行的 “国际消除贫困日” (“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年会。
教学能力
1. 本科生课程:“西方政治思想史”(专业基础)、“政治哲学导论”(专业限选)、“西方宪政理论”(专业限选)、“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全校通识)、原典选读《正义论》(全校通识)
2. 研究生课程:“分配公正研究”(专业必选)、“当代政治哲学研究(英语授课)”(选修)
部分荣誉
1. 著作《平等理论的谱系》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2019年12月
2. 2019年12月:民盟“优秀盟员”
3. 《论见危救助的道德义务》获2018年中国伦理学大会“优秀论文奖”,2018年11月。
4. 2015年7月:民盟思想宣传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5. 2009年12月: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后
6. 2005年1月~2006年1月:意大利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罗马分会,副主席
联系方法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1000872
电话:82501747
邮箱:lishi@ruc.edu.cn
办公室:中国人民大学 明德国际楼92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