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党课开讲啦”暨第42期院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一次集体学习顺利展开
发布时间:2023-11-10 来源:人大国关

1.jpg

为全面贯彻党对新时代人才教育的重要指示,加强学生对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强国”思想的深入认识,2023年11月10日下午,国际关系学院在公共教学一楼1604教室顺利开展“教育强国视野下的全球胜任力培养——大学生如何形成面向不确定世界的核心竞争力”讲座暨第42期院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一次集体学习。本次讲座由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张晓京主讲。参与本次讲座的有国际关系学院第42期院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代表、学生党建促进会骨干。

2.jpg

本次讲座当中,张晓京老师从现实考量、党对人才教育的要求和全球胜任力培养三个层面阐述了响应党的号召、加强人才全球胜任力培养的意义和方法。她鼓励与会学生自主积极地培养全球视野、锻炼专业本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勇做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首先,张晓京老师以四个热点现实案例引入,结合当今不确定的时代背景与教育系统面领的挑战,指出当今大学生群体面临的心理、身体健康和就业等一系列问题,直观有力地揭示出加强为党育才、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的现实考量。

其次,张晓京老师为学员们介绍了当代青年的群体特征与党的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发挥教育的作用,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一系列原创性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紧接着,张晓京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什么是全球胜任力”和“怎样培养自己的全球胜任力”。鼓励同学们“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学会改变”,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大格局思维、发展“核心素养”,成为真正具有全球胜任力、核心竞争力的新时代人才。

最后,张晓京老师强调,面向未来的中国与世界,作为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学员们应该不断增进政治学科素养,积极关注并为推动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力量。她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系统的思想体系,学员们在今后要深化对“两个结合”的认识,不断使理论研究跟上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和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步伐;要积极加强跨文化交流,不断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为国际传播破题,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坚实理论根基。

党课结束时,张晓京老师勉励学员们站在时代前沿,储备真才实学,增强时代新人承担使命的硬核实力;立足全球发展,胸怀人类关怀,培养时代新人所需的全球视野;不断增强体质,健全独立人格,用良好的身心素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不负党对新时代青年寄寓的厚望!在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本次党课圆满结束。

文章来源:国关党建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