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外政治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研究员。

曾访学于: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2010年春季)、美国耶鲁大学国际与区域研究中心(2019-2020学年)、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22年春季);兼任: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世界政治研究会研究员,北京大学国家法治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重庆大学经略研究院理事、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等。1996.9-2000.7,山东师范大学政法系法学专业,法学学士

教育经历:

2002.9-2005.7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法学硕士学位

2006.8-2009.7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获政治学博士学位

2006.8-2009.7,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研究助理

2009.8-2010.6,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大学服务中心,助理研究员

2010.3-2010.6,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院学人

2010.7-2014.6,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讲师

2014.7-2023.8,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2019.8-2020.6,美国耶鲁大学国际与区域研究中心,访学问者

2022.3-2022.6,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学者

2023年9月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oushujun@ruc.edu.cn

研究方向

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政治学理论(国家理论、民主理论、信息政治)、公共政策

学术贡献

(一)专著三种

1. 欧树军:《国家基础能力的基础:认证与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 欧树军:《灵境内外:互联网治理简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3年7月优秀畅销书排行榜经管类十大好书。

3. 欧树军:《失衡的利维坦:美国分裂的文化与政治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

(二)合著四种

4. 《自由、威权、多元:东亚政治发展研究报告》,与房宁等学者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版,2015年修订版。

5. 《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与鄢一龙等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并已出版韩文版(2015)、繁体版(2016)、白俄罗斯文版(2016)、俄文版(2017)、波兰文版(2018)、英文版(2018)、阿拉伯文版(2019)、法文版(2020)。

6. 《小邦大治:新加坡的国家基本制度建设》,王绍光、欧树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7. 《觉醒与超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22。

(三)译著三种

8. 《沃伦法院与美国政治》,小卢卡斯·A·鲍威尔著,欧树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 《选主批判:对当代西方民主的反思》,欧树军译、王绍光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0. 《抽选的复兴》,欧树军译、王绍光校,当代世界出版社,2023。

(四)政治经济学

1. 欧树军:“新冠时代的健康认证与防疫政治学”,《中国政治学》,2020年第2期

2. 欧树军:“国家间竞争与中国发展战略转型”,《中国政治学》,2019年第2期

3. 欧树军:“国家-市场关系的两种取向”,《中国政治学》,总第一辑,2018年5月

4. 欧树军:“探索21世纪的中国公正观”,《开放时代》增刊,2018年1月

5. 欧树军:“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学”,《文化纵横》,2014年8月号

6. 欧树军:“重回世界权力中心的中国”,《文化纵横》,2013年6月号

7. 欧树军:“看得见的宪政:理解中国宪法的财政权力配置视角”,《中外法学》,201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英文版,“Visible Constitutionalism”: A Perspective on Understanding the Fiscal Power Configuration of China’s Constitution,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Vol. 2, Issue 1, 2014

8. 欧树军:“治理问题体制化的思想误区”,《文化纵横》,2012年6月号

9. 欧树军:“重归家庭:福利国家的困境与社会治理的新出路”,《文化纵横》,2011年6月号,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

(五)比较政治

1. 专著:欧树军:《失衡的利维坦:美国分裂的文化与政治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

2. 合著:欧树军、王绍光:《小邦大治:新加坡的国家基本制度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3. 合著:《自由、威权、多元:东亚政治发展研究报告》,与房宁等学者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版,2015年修订版。

4. 译著:小卢卡斯·A·鲍威尔著,欧树军译:《沃伦法院与美国政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5. 欧树军:“两个美国才是常态?美国社会分裂的历史脉络”,《文化纵横》,2021年4月号

6. 欧树军:“从帝国到国家:美国的国家能力转型进行时”,《文化纵横》,2020年10月号

7. 欧树军:“美国的国家认同危机”,《读书》,2020年第9期

8. 欧树军:“失衡的利维坦:代际裂痕与美国政治的范式流变”,《东方学刊》,2020年9月

9. 欧树军:“亨廷顿:一个现实主义的保守主义者”,《文化纵横》,2019年6月号

10. 欧树军:“美国政府规模为什么越来越大”,《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

11. 欧树军:“美国军政关系的变与不变”,《读书》,2017年第7期

12. 欧树军:“美国信息时代的启示”,中共中央政研室《学习与研究》,2016年第6期

13. 欧树军:“我们今天如何理解美国”,《经济导刊》,2016年第2期

14. 欧树军:“微型中央”难以长久支撑“超级国家”,《国家治理研究》第2辑,2015.12

15. 欧树军:“必须发现社会”《经略》网刊,2014年第9期

16. 欧树军:“文化内战与两极化政治”,《政治与法律评论》第2辑,2013年4月

17. 欧树军:“意识形态策略与政党的力量:基于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分析”,《文化纵横》,2013年2月号

18. 欧树军:“新加坡政治中的逆向参与机制”,《文化纵横》,2010年10月号,发表后收录于房宁、郭静主编《政治发展比较研究》(上海国别区域全球知识文库、区域国别比较政治研究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

(六)国家理论

1. 专著,欧树军:《国家基础能力的基础:认证与国家基本制度建设》(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 合著:《觉醒与超越: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22。

3. 合著:《大道之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4. 欧树军:“现代国家的构成”,《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23年第9期全文转载

5. 欧树军:“作为制度的国家:亨廷顿政治视野的整体性考察”,《学术月刊》,2018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8年第12期

6. 欧树军:“从实践出发推进政治学理论创新”,《经济导刊》,2017年第6期

7. 王绍光、欧树军、徐斌:“从避免最坏政体到探寻最佳政道:国家能力与政治转型研究二十年——王绍光、欧树军对谈《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发表二十周年”,2014.8

8. 欧树军:“认证:国家能力的基础”,《文化纵横》,2014年2月号

9. 欧树军:“监控与治理:国家认证能力辨正”,《中国图书评论》,2013年第11期

10. 欧树军:“走向规管国家:中国政治的理性化”,《法律书评》第10辑,2012年10月

11. 欧树军:“滑坡灾害:香港治理的历史经验”,《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7期

12. 欧树军:“权利的另一个成本:国家认证的西方经验”,《法学家》,2012年第4期

13. 欧树军:“基础的基础:认证与国家基本制度建设”,《开放时代》,2011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

14. 欧树军:“国家认证的历史逻辑”,《政治与法律评论》第1辑,2010年10月

15. 欧树军:“财产认证与国家税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财政与税务》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0 第11期全文转载

16. 欧树军:“基层政权的国家建设”,《洪范评论》第10辑,2008年7月

(七)民主理论

1. 译著:《抽选的复兴》,欧树军译、王绍光校,当代世界出版社,2023。

2. 译著:《选主批判:对当代西方民主的反思》,欧树军译、王绍光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欧树军:“抽签的民主潜能”,《国外理论动态》,2018年第5期

4. 欧树军:“代表与民主的新盟约”,《国外理论动态》,2017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5. 欧树军:“公元人的分化与人心秩序的重建”,收录于《三体的X种读法》,李广益、陈颀 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7月

6. 欧树军:“人民”从何而来,《政治与法律评论》第6辑,2016年2月

7. 欧树军:“反思民主,探寻民主”,《开放时代》,2015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

8. 欧树军:“基层善治之道:回归民本、再造人民”,《经济导刊》,2014年第9期

9. 欧树军:“先发展后民主的反思”,《新加坡研究》(2013卷),2014年1月

10. 欧树军:“超越代议制的民主四轮驱动”,王绍光、欧树军,《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1. 欧树军:“必须发现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来对人民的想象、界定与分类”,《学海》,2012年第4期;《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第11期转载

(八)信息政治

1. 专著,欧树军:《灵境内外:互联网治理简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3。

2. 欧树军:“互联网全球治理需要中国视角”,《北京日报》京华读书,2024年1月19日

3. 欧树军:“从钱学森之问到钱学森之境”,《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23年11月17日

4. 欧树军:“双重认证与互联网治理”,《中国政治学》,2021年第四辑

5. 欧树军:“通过认证的网络空间治理“,《经济导刊》,2017年第11期

6. 欧树军:“走出网络乌托邦”,《探寻网络法的政治经济起源》(胡凌,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序言

7. 欧树军:“信息基础权力与国家转型”,《互联网法律通讯》,第4卷第4期,北京大学法学院,2008年5月

8. 欧树军:“内容规管制度简评:软文化需要硬规则”,《互联网法律通讯》,第3卷第10期,北京大学法学院,2008年2月

9. 欧树军:“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逻辑”,《网络法律评论》第8卷,2007年1月

10. 欧树军:“网络色情的法律规管”,《网络法律评论》第8卷,2007年1月

11. 欧树军:“分级分类:国外网络色情的法律规管”,《网络传播》,2005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05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2. 欧树军:“我国网络色情的法律规管”,《网络传播》,2005年第11期

13. 欧树军:“国外反黄立法司法经验”,《网络传播》,2004年第9期

(九)评论

1. 欧树军:“历史终结、文明冲突与政治学的涅槃”,《东方学刊》,2023年春季刊

2. 欧树军:“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历史评论》,2021年第6期

3. 欧树军:“三大危机下,美国社会更加保守”,《环球时报》,2020年7月13日

4. 欧树军:“西方文明:灵魂依然留在19世纪”,《北京日报》理论周刊,2020年5月19日

5. 欧树军:“释放对民主的想象力”,《经济导刊》,2019年第2期

6. 欧树军:“当代政治理论视角中的正当性问题”,《中国政治学》,2018年5月,总第一辑

7. 欧树军、王绍光:“帝国话语笼罩下的新加坡故事”,《中国经营报》,2018年6月11日

8. 欧树军:“人民共和国的文明内涵”,《开放时代》,2018年第1期

9. 欧树军:“民主的质量比民主的形式更重要”,《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6月

10. 欧树军:“重组美国:特朗普的下一个大单”,《中国经营报》,2017年2月11日

11. 欧树军:“法治也得讲政治”,《南风窗》,2014年第12期

12. 欧树军:“治理腐败的三重视角”,《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1期

13. 欧树军:“太平洋共同体来了”,《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6期

14. 欧树军:“嵌入、脱嵌与马太效应”,《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1月28日;《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1年12月13日

15. 欧树军:“西方三低模式”与财政风险”,《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10月19日

16. 欧树军:“建构可持续的老年“安全之网”,《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9月30日;《中国劳动保障报》, 2011年10月11日

17. 欧树军:“统一福利身份改善再分配”,《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8月16日

18. 欧树军:“体制自信与忧患意识:新加坡良治体系的生命之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12日

19. 欧树军:“谁最应该接访”,《世界博览》第18期,2009年9月

20. 欧树军:“企业管理与企业伦理”,《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5月

21. 欧树军:“国家引导盗版?”,《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5月

22. 欧树军:“电信资费背后的政府能力”,《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5月

23. 欧树军:“沃伦法院为什么被称为人民的法院”,《中国法律人》第4期,2004年12月

24. 欧树军:“活着的法律”,《法律书评》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3年12月

(十)译文

1. “抽签与民主代表:一个温和建议”,亚历克斯·扎卡拉斯著,欧树军 译、王绍光 校,《开放时代》2012.12

2. “公民大会模式”,约翰·费雷约翰著,欧树军 译、王绍光 校,《开放时代》2012.12

3. “代表:回应与标示”,菲利普·佩蒂特著,欧树军 译、王绍光 校,《开放时代》2012.12

4. “随机遴选、共和自治与商议民主”,依维斯·辛特默著,欧树军 译、王绍光 校,《开放时代》2012.12

5. “难以抓住的民主”,谢尔登·S·沃林著,欧树军译,王绍光校,《北大法律评论》第13卷第2辑,2012.02

6. “革命、代表与现代民主制的根基”,克里斯托弗·霍布森著,欧树军译,王绍光校,《北大法律评论》第13卷第2辑,2012.02

7. “代表与民主:不稳定的联姻”,汉娜·费尼切尔·皮特金著,欧树军译,王绍光校,《北大法律评论》第13卷第2辑,2012.02

8. “民主的原初含义:做事能力而非多数决”,乔赛亚·奥伯著,欧树军译,王绍光校,《北大法律评论》第13卷第2辑,2012.02

9. “超越选主:反思作为陌生权贵的政治代表”,拉尼·吉尼尔著,欧树军译,王绍光校,《北大法律评论》第13卷第2辑,2012.02

10. “混合宪制与三权分立:现代民主的君主制与寡头制特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2

11. “为什么我们必需配给医保”,《比较》第50期,2010年5月

12. “无声的政变:金融危机的实质是金融寡头政变”,《中国经济》,2009年5月

13. “社会健康与宗教信仰:富裕民主国家的量化比较”,《比较》第36辑,中信出版社,2008年5月

四 学术编审

1. 责任编辑,《互联网法律通讯》,2004-2006年第1-2卷(每卷10期),北京大学法学院互联网法律中心,2004年4月-2006年5月

2. 执行编辑,《网络法律评论》第8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3. 执行主编,《政治与法律评论》第2辑(2012)、第4辑(2014),与章永乐共同主编,法律出版社

4. 丛书编委,“政法:中国与世界”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法律出版社,2011年至今

5. 副 主 编,《中国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至今

6. 同行评审,《政治学研究》、《开放时代》、《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法学家》、《国际政治研究》、《国际政治科学》、《中国农村观察》、《北大法律评论》、《中国法律评论》、《暨南学报》、《经济导刊》、Modern China、Economic and Political Studies等中英文学术期刊评审专家。

其他信息
通信地址:100872,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明德国际楼,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