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著作:
1.《社会认知与联盟信任形成》(当代国际政治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版。
2.《战略心理与国际政治》(世界政治研究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版。
3.《单边默契与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待出。
4.《政治心理学》(21世纪政治学教材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待出。
学术合著:
1.“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BRICS Cooperation,” in Zhang Yuyan ed., The BRICS Studies, Routledge, 2020(co-author with Ren Lin).
2.“The Preference Expression Under Political Constraints: An Analysis of Chinese Debate about China’s Use of Force,” in Feng Huiyun, He Kai and Yan Xuetong eds., Chinese Scholars and Foreign Policy: Debating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outledge, 2019.
3.“Between Core National Interest and a Harmonious World: Reconciling Self-role Concep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Shaun Breslin, Carla Park Freeman and Simon Shen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China, Sage Publications Ltd, 2014(co-author with Chi-yu Shih).
4.尹继武等:《主场外交与地方参与》,待出版。
5.《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尹继武教授访谈》,载王逸舟、张小明、赵梅、庄俊举主编:《国关十人谈》(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6.《金砖国家合作起源的理论解释》(与任琳合作),载张宇燕主编:《金砖国家合作:理论与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7.《国际政治心理学》,载陈岳、田野主编:《国际政治学学科地图》(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8.《南亚能源开发与中国-南亚能源合作》,载薛力等著:《中国的能源外交与国际能源合作(1949-200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9.《认知心理学之于国际关系研究》,载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编:《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版。
主编著作::
1.《全球安全、冲突及其治理》(第一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年。
2.《政治心理学》(第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3.《政治心理学前沿译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015年,共8册;
4.《政治心理学经典译丛》,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共12册,已出版10册。
5.《国际政治心理学丛书》,待出版。
中文论文:
1.《国家安全的情感逻辑:一项理论性分析》(第一作者),《东北亚论坛》2024年第5期;
2.《双向蔑视、非优策略选择与危机僵局》(第一作者),《世界经济与政治》2024年第6期;
3.《全球风险社会的政治心理基础:一项理论性的探索》,《国际政治研究》2024年第2期;
4.《说服工作与日本对华建交偏好的转变》(第二作者),《国际政治科学》2024年第1期;
5.《国家安全的认知逻辑:一项理论性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年第4期;
6.《周边安全问题解决中的中国角色与贡献》(第一作者),《当代中国与世界》2023年第1期;
7.《美国拜登总统的国家安全战略思维》(第二作者),《国际安全研究》2022年第6期;
8.《冷战后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进展:一项理论评析》,《社会科学》2021年第10期;
9.《拜登的人格特质及决策特点》(第二作者),《现代国际关系》2021年第2期;
10.《国际安全困境的缓解逻辑:一项理论比较分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期;
11.《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概念创新:一种比较分析》,《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
12.《中国在中美经贸摩擦中的战略决心信号表达》,《外交评论》2020年第5期;
13.《观众奖赏、损失框定与关系解冻的起源——尼克松对华关系缓和的动力机制及其战略竞争管控启示》,《当代亚太》2020年第4期;
14.《私有信息、外交沟通与中美危机升级》,《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第8期; .
15.《中美国家安全观比较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3期;
16.《领导人、国内政治与中美战略沟通(2016—2018)》,《国际政治科学》2019年第4期;
17.《共识变迁的国内政治逻辑——特朗普上台后中美战略共识的稳定性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1期;
18.《中国的国际规范创新:内涵、特性与问题分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第3期;
19.《特朗普的人格画像:理解美国对外政策的微观基础》,《当代世界》2018年第10期;
20.《北京市主场外交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实践及经验》(第一作者),《云梦学刊》2018年第4期;
21.《特朗普的个性特质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分析》,《当代美国评论》2018年第2期;
22.《未来五年中美领导人交往的稳定性分析》,《战略决策研究》2018年第2期;
23.《中国国际政治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展与问题》(学术访谈),《国际政治研究》2017年第6期;
24.《中国南海安全战略思维:特性、演变与建构》,《国际安全研究》2017年第4期;
25.《单边默契与中美战略合作的演进》,《美国研究》2017年第2期;
26.《特朗普的政治人格特质及其政策偏好分析》(第一作者),《现代国际关系》2017年第2期;
27.《特朗普的战略决策心理与风格》,《领导者》2016年第6期;
28.《单边默契、权力非对称与中印边界战争的起源》,《当代亚太》2016年第5期;
29.《浅析希拉里的政治心理及对华政策偏好》,《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9期;
30.《基于“当代”的国际关系研究:原因、路径和问题》,《国际关系研究》2016年第2期;
31.《国际信任的起源:一项类型学的比较分析》,《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3期;
32.《共识的国际战略效应:一项理论性探讨》,《国际安全研究》2016年第1期;
33.《金砖国家合作的起源:一种理论解释》(第二作者),《国际政治研究》2015年第5期;
34.《中国外交转型的微观社会互动分析》,《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3期;
35.《诚意信号表达与中国外交的战略匹配》,《外交评论》2015年第3期;
36.《国际政治心理学的新进展:基本评估》,《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1期;
37.《单边默契、信号表达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年第9期;
38.《政治心理学的争辩议题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第11期;
39.《文化与国际信任——基于东亚信任形成的比较分析》,《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
40.《国际政治心理学的知识谱系》,《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4期;
41.《中国对外危机决策中的武力使用:一项研究议程》,《复旦国际关系评论》,第10辑,2011年;
42.《南亚的能源开发与中国-南亚能源合作》,《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第4期;
43.《和谐世界秩序的可能: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5期;
44.《联盟信任的生成机制》,《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第4期;
45.《国际关系中的信任概念与联盟信任类型》,《国际论坛》2008年第2期;
46.《国际关系中的联盟信任形成:一项基本评估》,《外交评论》2008年第2期;
47.《索尔仁尼琴:一生为大俄罗斯“帝国”》,《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8年第5期;
48.《情绪、理性以及国际政治世界》,《欧洲研究》2007年第6期;
49.《结构、认知结构与国际政治心理学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0期;
50.《上海合作组织的制度形式选择:一种交易成本分析》(第一作者),《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第2期;
51.《认知心理学在国际关系研究中的运用:进步及其问题》,《外交评论》2006年第4期;
52.《美国对伊斯兰世界强化推行公众外交及其局限》(第一作者),《国际问题研究》2006年第2期;
53.《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小国理论》,《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54.《心理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正当性与研究路径》(第一作者),《欧洲研究》2005年第1期;
55.《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国会因素》,《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6.《心理与国际关系:个体心理分析的理论与实践》,《欧洲研究》2004年第1期;
57.《依附论的理论体系分析及其评判》,《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58.《国际组织概念分析》(第二作者),《国际论坛》2003年第3期;
59.《美国反对恐怖主义战争的建构主义分析》(第二作者),《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英文论文:
1.“The Cold War Analogy’s Misrepresentation of the Essence of US–China Strategic Competition,” China International Strategy Review 2 (2), 2020;
2.“Between Core National Interest and a Harmonious World: Reconciling Self-role Concep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6 (1), 2013, co-author with Chi-yu Shih;
3.“Energy Development in South Asia and China-South Asia Energy Cooperation”, China International Studies, 2010, Vol.5.
学术书评:
1.《剖析极端暴力的政治心理之维》,《读书》2015年第3期;
2.《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心理文化学路径》,《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2期;
3.《中国外交研究中创造性介入理念的知识谱系》,《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4.《规范视角下的中国国际化进程——评<北京奥运会与国际化>》,《国际观察》2011年第1期;
5.《非暴力,甘地的精神起源》,《读书》2010年第12期;
6.《国际关系史中的外交家:理论与实践》,《香港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春夏季号,第27期。
学术译作:
1.唐世平:《我们时代的安全战略理论:防御性现实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与刘丰、林民旺合译);
2.加里·戈茨:《概念界定》(万卷方法丛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
3.戴维·霍顿:《政治心理学》(政治心理学经典译丛),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与林民旺合译);
4.《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外交》(编译),载《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4期;
5.乔纳森·默瑟:《人性与第一意象:国际政治中的情绪》,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12期(与陈高华合译)。 国际评论: 在《人民日报》《联合早报》《环球时报》《世界知识》《百科知识》《中国社会科学报》China Daily等杂志和媒体发表国际政治经济评论和学术评论多篇。
科研项目:
1.主持《近现代大国兴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研究》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2023年;
2.主持《中美战略沟通的政治心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研究品牌计划2018年;
3.主持《特朗普政府时期中美战略共识的稳定性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政治学)”科研项目2017年;
4.主持《新时期中国国际规范创新研究》,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年度项目2017年;
5.主持《北京市参与中国主场外交的实践研究》,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5年;
6.主持《国际合作的共识心理学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卓越青年教师项目2015年;
7.主持《金砖国家合作起源的理论解释》,北京外国语大学院系自主项目2015年;
8.主持《信任与国际战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2012年;
9.主持《文化政治心理视角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研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0年;
10.主持《国际关系中的情感政治问题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业务科研经费重点项目2009年;
11.主持《实力与信心:中国对外决策中的危机风险偏好分析》,北京外国语大学“十一五”211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子项目2009年;
12.主持《中国国际影响力手段选择:1950-2001》,北京外国语大学世界亚洲研究信息中心项目2008年;
13.主持《论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谐世界理念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北京外国语大学校级青年自选课题2007年;
14.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项目2007年,《中国高考史》,主要参与者;
15.中国人民大学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合作的欧盟委员会“欧盟-中国”项目2006年,《欧盟东扩与跨大西洋关系》,主要参与者;
16.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中心-朝阳区教委2005年,《十一五朝阳区教育规划》,主要参与者;
17.商务部部级规划项目2005年,《中国中长期对外援助规划》,主要参与者;
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05年,《中国参与国际合作的制度形式研究》,主要参与者。
讲授课程:
博士生:国际关系定性研究方法;
研究生:国际政治心理学专题;外交沟通心理学;
本科生:国际政治心理学;世界政治中的领导心理学。
学术荣誉:
1.2005年首届环球时报奖学金特等奖
2.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3.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4.2010年第十一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5.201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新秀奖
6.201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新秀奖
7.2012年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
8.2012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9.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卓越人才支持计划
10.2016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科研个人奖
11.2017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年度优秀论文奖
12.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支持计划(青年A岗)
13.2021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支持计划青年学者
14.2024年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