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与职业经历:

1991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2017年,山东大学入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2019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办公地点:明德国际楼915

工作邮箱:yaozhongqiu@ruc.edu.cn。

研究方向
历史政治学,政党学,现代世界政治体系理论,“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发明研究,新发展政治学。
学术贡献

一、代表性论文:

历史政治学方法研究:

《学科视野中的历史政治学:以历史社会学、政治史、比较政治学为参照》,《政治学研究》2020年第1期;

《历史政治学的中国议题》,《中国政治学》2019年第2辑。

《历史政治学相遇中共党史研究:“党史政治学”刍议》,《党史研究与教学》2023年第2期;

政党学研究:

《政党中心主义现代化理论: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方法》,《政治学研究》2023年第6期;

《领导权:基于中国实践的权力类型学研究》,《政治学研究》2022 年第 1 期;

《干部作为政治能动者的一种类型: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中国何以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基于新的政党类型学的内在解释》,《学术月刊》2022年第10期;

《世界体系的裂变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放时代》2021年第 4期。

现代世界政治体系研究

《现代世界政治体系理论:基于对列宁帝国主义、殖民地理论的重述》,《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谁的、对谁的自主性:以现代世界政治体系理论重构国家自主性理论》,《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

《论西式民主的帝国主义基础——对恩格斯列宁命题的验证和发展》,《江苏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

《中国与世界体系的两轮脱钩——重新挂钩:以自主发展为中心》,《世界政治研究》2021第2辑。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定位:基于辩证的现代文明发展观》,《江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5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两个结合”的递进发展逻辑》,《天府新论》2024年第3期;

《中国式现代国家的形态特征及其理论意涵》,《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023第10期。

列宁主义与社会主义研究:

《找回列宁主义:作为能动的解放与发展的总体性理论》,《开放时代》2023年第4期;

《列宁式先锋队政党:改变世界的能动主体》,《文化纵横》2024年第3期;

《发展型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社会主义的方向》,《文化纵横》2023年第2期。

二、代表性著作:

《文教国家:中国国家形态的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

《中国之道:信仰、人生与制度》,华龄出版社2022年

《可大可久:中国政治文明史》,华龄出版社2021年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海南出版社2019年

《原治道:<尚书>典谟义疏》,商务印书馆2019年

《孝经大义》,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

《尧舜之道——中国文明的诞生》,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

《论语大义浅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6年

《建国之道:周易政治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

《治理秩序论:经义今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华夏治理秩序史》第一卷《天下》,第二卷《封建》,海南出版社2012年

《现代中国的立国之道》第一卷《以张君劢为中心》,法律出版社2010年

三、代表性译著::

[法]弗里德里克·巴斯夏著,《财产、法律与政府——巴斯夏政治经济学文粹》,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2012年商务印书馆列入“汉译世界名著”再版。

[英]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商务印书馆2012年,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

[美]艾伦·艾伯斯坦:《哈耶克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中信出版社,2014年修订版。繁体字版,《海耶克:二十世纪古典自由主义大师》,台北:康德出版社,2005年。

[美]小詹姆斯·斯托纳:《普通法与自由主义理论:柯克、霍布斯及美国宪政主义之诸源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英]霍布斯:《哲学家与英格兰法律家的对话》,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商务印书馆2023年再版。

[奥]卡尔•门格尔著:《社会科学方法论探究》,新星出版社2007年;商务印书馆2018年,列入“汉译世界学术名著”。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货币的非国家化》,新星出版社2007年;海南出版社2018年。


其他信息

招生方向:同研究方向。

开设课程:政党与政党政治(政党学专题研究),现代世界政治史导论,人类文明与政治比较(全校核心通识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