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 薪火相传——国际关系学院成功举办院友捐赠仪式暨院友返校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4-06-26 来源:人大国关

自韶山结缘

携手共度53年风雨

“中国第一幸运伉俪”

毛主席身旁的“金童玉女”

国际关系学院1968届院友蒋含宇

同夫人彭淑清女士

荣归母院 慷慨捐赠珍贵照片

传承红色记忆

激励国关师生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图片

       2024年6月23日下午,国际关系学院1968届院友蒋含宇携夫人彭淑清女士受邀返校参加中国人民大学2024届毕业生新人祝福活动,向学院捐赠珍贵照片并与师生代表们温馨座谈。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岩、副院长吕杰、学生科曹司彬、学校江西校友会会长邓建中及学院本硕博多名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图片

       蒋含宇院友和彭淑清女士将当年两人一同为毛主席佩戴红领巾的珍贵合照赠送给学院,希望将这份幸运和缘分传承下去。1959年,毛主席在阔别家乡32年后首度回到韶山与家乡人民团聚。期间,一对来自韶山学校的男孩女孩上前给毛主席戴红领巾、献鲜花,他们就是如今的蒋含宇和彭淑清老人。毛主席勉励二人“要努力学习,争取做个好学生”,摄影师用镜头定格下了这一经典而又温馨的画面,一段缘分也就此悄然种下。多年后,蒋含宇院友赴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深造,彭淑清女士也来到北京求学,两人在1971年结为连理,相伴至今。

图片

       蒋院友同大家分享了当年的内心感悟。“能够亲眼见到毛主席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幸福、巨大的鼓舞,毛主席的平易近人和幽默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毛主席佩戴红领巾不仅是我们两个人的荣幸,更寄托着少先队员、青年学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领袖发自内心的拥护与爱戴。”蒋院友表示,本次回到母校母院捐赠照片,希望能激励更多的青年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为祖国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图片

       吕杰老师为两位老人全面介绍了学院在思政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新校区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同时代表学院向二位老人赠送了精心定制的纪念品。对于学院近年来荣获的各项荣誉,两位老人表示由衷的欣慰与祝贺,向学院老师赠送了珍藏多年的红色明信片。

图片

       两位老人又进一步讲述了自身在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过程中所作的工作。出于信仰和热爱,二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红色收藏,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多次举办藏品展,免费向参观者开放,将宣传毛主席的生平、事迹与思想视为己任。在韶山二老为当地学校集资筹建“红领巾积分教育楼”,旨在通过红色教育传播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二老的不懈努力下,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与洗礼。

图片

       在提问互动环节,蒋院友耐心的回答了大家的问题,在场师生无不怀揣着崇高敬意,纷纷表示从二老的故事中体悟到了革命领袖对人民群众巨大的号召力、影响力,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两位老人对在场的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青年人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基因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传承并发扬光大。两位老人还希望大家多多阅读,特别是红色经典读物,同时立足于新时代新变化,进一步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

图片

       蒋含宇院友与彭淑清女士荣归母院不仅是对历史的再一次回顾,更是对学院师生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两位老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故事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在新时代的征程上,领袖关怀与红色精神将永远指引我们前行。未来学院将继续挖掘红色资源、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文字 | 周云上 姚宗远

       图片 | 王欣月 姚宗远

       编辑 | 融媒体编辑部 魏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