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notification announcement
一、专业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开展政治学和国际问题研究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基于70多年的学术积累,历经几代学者的持续努力,国际关系学院已成为具有国内领先地位和重大国际影响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重镇。学院建设的政治学学科在教育部历次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均名列前茅;2017年和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学科连续入选第一轮和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近年来,学院推动建设的历史政治学与世界政治学两个学科得到学界高度认可与肯定,未来将着力打造“一体两翼、三轮驱动”的学科发展格局,积极推动政治学、国家安全学和区域国别学三个一级学科协同发展,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全球治理深度演化的背景下,国家对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全球治理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了适应新时代参与全球治理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战略需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依托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传统与全球化办学视野,设立非全日制国际事务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旨在培养一批能够胜任国际组织、政府涉外事务、跨国公司与公共外交岗位的应用性、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国际事务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面向有志于深入参与国际事务人员,采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通过灵活的培养方式与务实的课程设置,服务于学生职业发展与能力跃升需要,是具备国际抱负与深度参与实践志向人士的理想选择。在满足要求毕业后,可获得中国人民大学授予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和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 二、招生信息发布 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有关信息可浏览: (一)教育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 ,以下称“教育部研招网”; (二)“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pgs.ruc.edu.cn , 以下称“人大研招网”; (三)搜索微信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或 “rucyzb”,订阅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发布的信息。 三、考试形式 国际事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由国家统一组织,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复试由中国人民大学自行组织。 四、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国际事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是国内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科优秀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组织的2008年及2012年两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政治学一级学科均排名并列全国第一。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学科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国际关系学院2025年港澳台研究生复试工作将在线下进行,为保障复试科学有效、公平公正,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的相关规定,我院复试录取工作方案如下:
为做好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综合考核工作,保障综合考核科学有效、公平公正,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相关规定,我院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如下:
学术活动
academic exchange
国政评论
national policy review
  • persona
    杨光斌:作为第四种方法的历史政治学及其知识论原理
    杨光斌:作为第四种方法的历史政治学及其知识论原理
  • persona
    刁大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日前,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通过网络宣布,美国国际开发署从2025年7月1日起停止执行所有对外援助项目。这就意味着,运行了六十四年的美国国际开发署将就此失去主要职能,陷入“准关门”状态。
  • persona
    翟东升,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陶欢,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2025年7月1日,“大而美法案”在参议院形成50:50的对峙局面后,副总统万斯一票定局,法案涉险过关,特朗普赢得重大立法胜利。
    作为特朗普竞选“最大功臣”,马斯克却成“大而美法案”最大输家。“特马同盟”彻底崩塌,马斯克连续多日猛烈抨击“大而美法案”,威胁要让支持该法案的议员落选,甚至组建“美国党”,颠覆美国原有的政治格局和权力潜规则。
    这场由盟友到反目的戏剧性转变,背后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积累已久的政治与经济裂痕最终爆发。
  • persona
    吴迪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李子孟 国家安全交叉学科平台研究助理
    6月17日,福建舰迎来下水三周年。自2022年6月17日下水以来,福建舰先后于2022年9月23日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于2024年5月1日举行首次海上试航,顺利完成了多个分系统的测试,或将在不远的将来正式入列。
学术集刊
academic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