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
目前国际关系学院拥有政治学、国家安全学、理论经济学三个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下设八个专业: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经济学、外交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世界经济专业。
政治学理论专业
主要学科领域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比较政治学、中国政治思想、西方政治思想。其特色和优势在于注重理论创新,聚焦于国家、治理、民主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解构了自由主义民主话语体系,基本上建构起中国自己的民主话语体系。本学位点坚持比较政治的研究方法,努力构建不同于西方比较政治学的学科体系。
中外政治制度专业
主要学科领域为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中外政党制度。其特色和优势在于同样坚持历史与比较的研究方法,坚持政治和经济的联结,并结合行为主义等科学研究方法,从而使我们更好的认识各国尤其是中国的制度选择。
中国政治专业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基层政治、台湾政治、中国近现代政治史。该学科的特点在于以话题为导向的中国政治研究,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地方政治与治理、台湾政治等均为本学科的研究重点。近年来,本学科还进一步关注中国政治史的研究,从中国国家治理的历史中寻找更适合中国的治理之路。
国际政治专业
主要学科领域为国际政治思想、当代国际战略、国际政治经济学、欧洲问题研究等。国际政治是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长期以来关注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平、世界秩序等政治学中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通过系统化的理论探索来回应当今中国与世界政治中的重要现实关切和战略需求,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理论成果。本学位点还特别重视政治与历史的密切关系,在国际关系史、国际关系思想史等领域形成了突出的成果。
国际关系专业
主要学科领域为当代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对外关系的理论与实践、政党与国际关系等;地区与国别研究也是本学科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所在。本学科在欧洲研究、俄罗斯及东欧中亚研究、美国研究、日本研究以及东亚地区研究等领域,聚集了一批在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学者,在地区和国别研究领域产生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并且在资政和服务社会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国际政治经济学专业
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全球经济治理等。在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分界越来越模糊,本学科点属于交叉学科,重视政治与经济的连结,强调对政治经济互动关系的交叉研究,提高了学术研究的水平和决策建议的科学性。
外交学专业
主要研究领域为外交学理论与实践、外交战略与外交决策、中国对外关系与对外战略等。建国后,中国人民大学就率先成立了外交系,下设对外政策教研室,为新中国外交人员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外交学形成了以外交学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外交为重点的研究特色,并长期重视外交学与中国外交的教学与研究,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
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当代资本主义、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大学是最早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大学之一,在建校之初即设立马克思主义基础系,坚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在复校之后,开始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目前该学科特点在于:重视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本土化的比较研究,重视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总结。
世界经济专业
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建构、国际政治经济学与世界经济交叉学科前沿、数字革命与世界经济发展、国际货币体系与全球治理、能源经济与国际战略等。该学科的特点在于:一是经济学、政治学和国际问题研究深度交叉融合,致力于推动经济学、政治学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二是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度研究数字革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基础理论、重大战略决策与公共政策选择问题;三是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化视角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与全球治理问题,探讨世界之问、中国之问、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的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贡献和中国方案。
国家安全学专业
本学科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以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安全问题及其应对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国家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规律,提高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交叉学科。重点围绕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国家安全技术,以及其他国家安全重要领域学科方向,培养具有宏观、全局、全球战略思维和观大势、察风险、谋远略、控全局能力的国家安全专门人才。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安全学学科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打通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宏观分析与中层评估,倡导在人文社会学科内部,以及同网络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理工类学科的交叉融合,目前已在国家安全思想与理论、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治理,以及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重点领域形成了重要学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