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关系学院学生工作团队的能力素质,增强学生工作团队特别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育人实效,推动学院学生工作的稳健推进与高效开展,国际关系学院于2024年10月至11月面向全体班主任和辅导员举办学生工作能力提升系列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赠书等形式的活动,切实提升学生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
心理健康培训,知识与方法赋能
2024年10月18日,国际关系学院举办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培训活动。培训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心理中心刘鹏进行主讲,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岩出席培训,学院学工系统老师、全体班主任及班级辅导员参加培训。
刘鹏老师主要从心理疾病的分类与表现、原因与对策等方面介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讲授了辅导员在开展日常心理工作时的注意事项。会后,班主任及班级辅导员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讨论,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个案分析,并分享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及方法。
参训老师表示此次培训受益匪浅,有了理论知识与技术的赋能,便于老师们更加专业、精准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学院学工队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专职辅导员研讨 危机研判与应对并重
2024年11月18日上午,国际关系学院举办辅导员能力建设专题研讨培训活动。学院党委书记张晓京、副书记黄岩出席活动,全体专职辅导员参与研讨。
活动初始,张晓京从日常实际工作出发,介绍了目前高校学生的新特点、新动向以及高校学生常见危机事件的类型与特点,并详细介绍了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处理的具体措施和注意事项。随后,黄岩从辅导员个人素养、职业道德与职业认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展开讲解,对辅导员提出了增强责任意识、夯实职业技能等工作要求。
辅导员们针对本院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研讨,重点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特点和行为特点,并交流探讨了有效经验和方法。此次培训提升了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和应急事件处理能力,提升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
班主任培训,指导与爱护兼顾
2024年11月21日上午,国际关系学院举办全体班主任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张晓京、副书记黄岩主讲,全体班主任参加培训。
张晓京从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三方面向班主任介绍相关情况。张老师强调学生工作没有淡季和旺季,院党委和所有班主任应当时刻担负起工作职责,将学生工作做实、做细、做扎实;学院和班主任应当统筹好学生发展与安全的各项工作。2025年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十周年,全体班主任应探索多种方法切实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班主任应当学习心理健康和助人的知识和技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尊重、接受、爱护每一位学生。
黄岩从高校舆情的特点、学生行为模式等方面介绍了相关情况。高校舆情具有表达方式多元化、表达更加符号化、传递内容多元化等特点。黄老师通过具体案例向大家介绍了突发危机事件的原因、特点与对策,并建议辅导员召开主题班会向学生强调安全意识、法治意识,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
此次培训的开展,为聚焦学生工作的重难点搭建了高质量的沟通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推动国际关系学院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学生工作队伍打下基础。
赠书荐书,理论与实践同行
为鼓励学院班主任和辅导员深入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丰富助人理论和技能,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角色,学院精心挑选了四本心理健康方面的经典图书赠送给老师们:《助人技术——探索、领悟、行动三阶段模式》《那一定是心理问题:科学识别身体和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突发应急事件大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及应对》《娇惯的心灵:“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本次学生工作能力提升系列培训活动,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以及赠书等多种方式,帮助国际关系学院班主任和辅导员增强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好地履行育人职责,为学院学生工作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院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优化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学生工作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