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
1949年12月16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11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决定》中指明大学本科暂设包括外交系在内的八个学系,学习期限为4年;同时设立外交专修班,学习期限为6个月。此后,中国人民大学开始设置外交系,为“建校八大系之一”,1950年2月开始招收外交系本科生,195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最初的外交系设5个教研室:国际关系史、世界史、国际法、英语、法语。当时系里开设三大类课程,即国际关系和中国对外政策、国际法以及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东欧国家)对外关系,是国内最早开展的国际问题和政治学相关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同时也创立了新中国最早的外交学、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以及中国革命史等专业。1950年3月公布时任外交系主任为何戊双。
外交学系在教学指导上建立了一个大外交方向的框架,建立把国际关系史、国际法、外交史熔于一炉的教学体系。其中开设有国际关系、国际法、中国外交史、新中国对外政策、当代国际问题专题、大使与领事等近30门课程,任教的老师40余人,力量较强。人大外交系成为新中国外交工作培养人才和进行学术研究工作的教学园地。
这一阶段的外交学学科立足于新中国国家建设和外交事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外交学学科建设、重视外交人才培养。1956年,为了更好的推动外交事业,打造专业化的外交队伍,外交学系从人民大学撤离并入外交学院。
1997年,原国际政治系恢复重建外交学专业并成立外交学教研室。1998年6月,经评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同意备案中国人民大学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其中包括外交学在内共有7个学科、专业,并于199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9年10月19日,学校学年校长办公会同意向国家教育部申报外交学等新增本科专业。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组建国际关系学院,在原国际政治系外交学教研室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新的外交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