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简 历
个人信息
1.姓名:马得勇(Ma Deyong)
2.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100872)
Email: madeyong@ruc.edu.cn
教育状况
1. 博士(Ph.D.)(2001.9-2007.8),政治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2. 硕士(1998.9-2001.6),政治学,天津:南开大学法政学院政治学系
3.学士(1991.9-1995.6),政治学,天津:南开大学政治学系
工作经历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2016.10-)
2.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治学系讲师(2007-2009)、副教授(2010-2015)、教授(2016)
3.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驻访学者(2015.10-2016.1)
4. 诺丁汉大学(Nottingham University)当代中国学学院玛丽·居里研究员(2010.3-2012.3,欧盟“玛丽·居里行动”项目资助)
5. (韩国)国民大学国际学部讲师(2003.3-2006.2)
6. 南开大学法政学院98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兼)(1998.9-2001.6)
7. 天津城建学院(1995.7-1998.6)
研究领域:
政治传播与政治心理、比较政治(侧重社会资本、信任、政治信任)、中国基层民主与治理、中国政治制度变迁
主讲课程:
本科:政治学研究方法、政治心理学。
研究生:计量政治分析、政治传播与政治心理研究、历史制度主义专题研究
研究成果
期刊论文:
1. 陆屹洲、马得勇:“媒体框架效应及其持续性:以中美经贸摩擦为议题的实验研究”,《新闻大学》,2020年第12期。
2. 马得勇、陆屹洲:“复杂舆论议题中的媒体框架效应:以中美贸易争端为案例的实验研究”,《国际新闻界》,2020年第5期。
3. Deyong Ma and Orion Lewis, 2020, “Personality, Media Choice and Political Ideology: Explaining Ideological Pluralism in China”, Democratization (SSCI), Vol.27, No.4, pp.527-546.
4. 马得勇、陆屹洲:“权力、能动者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对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5期。
5. 马得勇、陆屹洲:“信息接触、威权人格、意识形态与网络民族主义——中国网民政治态度形成机制分析”,《清华大学学报》,2019年第3期(《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6. 马得勇:“历史制度主义的渐进性制度变迁理论:兼论其在中国的适用性”,《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9年第4期转载)。
7. 马得勇,“匹配效应:政治谣言的心理及意识形态根源”,《政治学研究》,2018年第5期。
8. 马得勇、陆屹洲,“国家认同及其变迁:宏观与微观的跨国比较分析”,《世界政治研究》,2018年第2期。
9. Deyong Ma and Szu-chien Hsu,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Electoral Democracy in China: An Empirical Comparative Analysis from Four Counties”, The China Review (SSCI), Vol.18, No.2, 2018: pp.1-31.
10. 马得勇、张华:“制度创新中的价值与细节:三个基层民主创新案例的实证分析”,《探索》,2018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8年第4期转载)。
11. 马得勇、王志浩,“中国的批判性公民及其政治态度”, 载于房宁、周庆智 主编:《中国政治参与蓝皮书2017》第10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174-197
12. Deyong Ma & M. Rosemary Pang, “The Rise and Fall of Electoral Democracy: A Social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Direct Election Experiments in Loc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SSCI), Vol.22, No.4, 2017, pp.601-624.
13. 马得勇、张志原:“公共舆论的同质化及其心理根源”,《清华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
14. 马得勇、王丽娜:“公共舆论如何形成:对网民政治支持的实证分析”,《探索》,201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7年第3期转载)
15. 马得勇:“政治传播中的框架效应:国外的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政治学研究》,201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6年第12期转载)
16. 马得勇、兰晓航:“精英框架对大学生有影响吗?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6年第3期转载)。
17. 王丽娜、马得勇:“新媒体时代媒体的可信度分析:以网民为对象的实证研究”,《武汉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18. 马得勇、王丽娜:“中国网民的意识形态立场及其形成:一个实证的分析”,《社会》2015年第5期。
19. 马得勇、张志原:“观念、权力与制度变迁:铁道部体制的社会演化论分析”,《政治学研究》2015年第5期(《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20. 马得勇、张国亚:“协商抑或选举:对两种乡镇民主模式的比较分析”,《国外理论动态》,201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5年第11期转载)
21. 马得勇:“制度创新如何生成和演进:对乡镇公推直选试验的进化论分析”,《学海》,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5年第5期转载)。
22. Zhengxu Wang and Deyong Ma, “Participation and Competition: innovations in cadre election and selection in China's township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SSCI), Vol.24, No.92, 2015, pp.298-314.
23. Deyong Ma and Feng Yang, “Authoritarian Orientations and Political Trust in East Asian Societies”, East Asia: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 Volume 31, Issue4, 2014. pp. 323-341.
24. Deyong Ma and Zhengxu Wang, “Governance Innovations and Citizens’ Trust in Local Government: Electoral Impacts in China’s Townships”,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SSCI), Vol. 15, Issue 03, 2014, pp.373-395.
25. 马得勇:“选举试验与民主观念的扩散:对乡镇直选政治效应的比较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62-7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4年第12期)
26. 马得勇:“乡镇‘公推直选’的困境与出路”(评论),《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年第5期。
27. 马得勇、张曙霞:“中国网民的‘左’与‘右’”,《二十一世纪》,2014年4月号。
28. 马得勇、孙梦欣:“新媒体时代政府公信力的决定因素——透明性、回应性抑或公关技巧?”,《公共管理学报》,201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14年第4期)
29. 马得勇:“乡村社会资本的政治效应:基于中国20个乡镇的比较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第6期。
30. 马得勇:“测量乡镇治理:对10省市20个乡镇的实证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1期。
31. 马得勇、王正绪:“民主发展、合法性与治理绩效:对五类乡镇制度创新模式的比较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32. 马得勇、王正绪:“竞争与参与:中国乡镇民主发展评估”,《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3年第1期)
33. 马得勇:“国家认同、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国外近期实证研究综述”,《世界民族》,2012年第3期。
34. 马得勇、王正绪:“民主、公正还是绩效?中国地方政府合法性及其来源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3期。
35. 马得勇、王正绪:“中国乡镇民主的制度创新及其效果——基于民众视角的合法性与治理绩效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1年第4期。
36. 马得勇:“农村政治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书评)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3期。
37. 马得勇:“基层民主、政治合法性与乡镇治理: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若干命题初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0年第7期)
38. 马得勇:“社会资本与和谐社会”,《二十一世纪》2009年第6期(香港中文大学)。
39. 马得勇、王正绪:“社会资本、民主发展与政府治理:对69个国家的比较分析”,《开放时代》2009年第5期。
40. 马得勇:“东亚地区民众政治宽容及其原因分析——基于宏观层次的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3期。
41. 马得勇:“사회자본,민주주의와 거버넌스: 세계차원에서의 다국 비교연구”, 『한국정치연구』제18집1호(2009),pp.169-193. “社会资本、民主与治理:全球视野下的跨国比较分析”(韩文),《韩国政治研究》第18卷第1期(2009),169-193页。
42. 马得勇:“社会资本:对若干理论争议的批判分析”,《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5期。
43. 马得勇:“对东亚地区民众宽容的比较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44. 马得勇、张蕾:“测量治理:国外的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第4期。
45. 马得勇:“社会资本理论的两大困境”,《二十一世纪》2008年第3期(香港中文大学)。
46. 马得勇:“信任、信任的起源与信任的变迁——以中国大陆为例”,《开放时代》2008年第4期。
47. 马得勇:“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跨国比较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第1期。
48. 马得勇:“朝鲜的粮食问题评估”,《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第12期。
49. 马得勇:“政治信任及其起源:对亚洲8个国家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50. Deyong Ma and Chung-si Ahn, “Stocktaking Social Capital in the ‘Confucian Culture Zone’ of East Asi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rust, Tolerance and Coope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in Asia, 2007, Vol.2, No.2, pp.75-102.(《亚洲政治学》第2卷第2期(2007年),75-102页)
著作:
独著,《东亚地区社会资本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独著,《中国乡镇治理创新:10省市24乡镇的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报刊文章:
“政治传播研究理论基础薄弱”,《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3月3日。
采访:“中国网民的立场”,《南方都市报》,2013年8月18日。
“基层政府需要积极学习和实践协商民主”,《学习时报》,2013年2月4日,第5版。(《新华文摘》2015年第5期,论点摘编转载)
译文:
1. “普适达尔文主义与进化社会科学”,《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三译者)(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14年第7期转载)。
2. “制度如何演进:进化论与制度变迁”,《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二译者)(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14年第10期转载)。
3. “广义达尔文主义必要但不充分”,《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第二译者)(人大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14年第7期转载)。
4. “威权体制下的选举”,《国外理论动态》,2014年第1期(第2译者)。
5. “创造合法性:选举民主与政府治理水平”,《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4期。
6. “心理学视角的合法性与合法化”,《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1期。
承担课题:
1、 校级项目,政治心理学视野下的政治传播研究。项目号:编号2020030012。
2、 校级项目,政治传播中的心理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17万,已结项,2017-2018。
3、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4年),“中国网民的政治态度与公共舆论形成机制实证研究” ,项目号:14BSH053。(课题负责人)
4、 教育部2013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13-0302)。
5、 2013年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协商抑或选举:乡镇治理创新模式比较研究”,项目号:13YJA630063(课题负责人)。
6、 “2012年南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号:NKZXA1211(独立承担)。
7、 欧盟第7框架玛丽·居里项目(Marie Curie Actions, PIIF-GA-2009-237580)(与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院副教授王正绪(Zhengxu Wang)共同承担)Local Democratization, Governance, Citizen Empowerment, and Regime Legitimacy in China
8、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民主发展、社会资本、政治信任与基层治理:兼与英、韩两国比较”(编号:10YJA810019,课题负责人)
9、 南开大学文科校内青年项目(1项,独立承担)
10、 天津市一般社科项目(TJZZ08-1-019 ,独立承担)
1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独立承担)
获奖情况:
1. 2017年受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A岗)。
2. 教育部2013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编号:NCET-13-0302)。
3. 2008、2013、2015年度“南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 带领的社会实践团队2013年获得获天津市优秀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称号、2014年获南开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带队教师”称号,2015年获南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十佳优秀带队教师”称号。
5. 指导的 2015 届本科生王丽娜的毕业论文被评为为天津市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文科唯一)。
6. 指导的2016届本科生张志原、李论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南开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7. 与王正绪教授合作发表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3期的“民主、公正还是绩效?地方政府合法性来源分析”一文获《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年度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