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党团学新闻
双周论坛 | 杨光斌:重新认识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
来源:人大国关

2018年4月3日中午,本学期第一次“人大国关双周论坛”在明德国际楼813会议室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以《重新认识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为题进行了精彩发言。本次活动由韩冬临副教授主持,吴征宇教授、宋伟教授担任评议人,方长平教授、李巍副教授、夏敏副教授、邱静副教授、左希迎副教授、李晨老师与各年级同学到会参与。

杨光斌教授首先对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梳理。他认为,“帝国主义”是现实主义理论的历史本体论。但在冷战时期,以华尔兹为代表的结构现实主义却一直对理论进行“去帝国主义化”,因此这种被建构起来的、非历史性的理论其实只是一种“伪理论”。反而是进攻性现实主义重新拾起了自身的本体论属性,进而迈向了新帝国主义的阶段。

其后,杨光斌教授对现实主义理论的“国家性假设”进一步分析。他强调,基于帝国主义的现实主义理论其背后是国家性的假设,而国家性的判断无疑来自特定文明的历史和经验。由于各国发展历程有着天壤之别,故而抽象的“国家性”和历史本体论是一种基于历史归纳的弱理论。在这种情况下,华尔兹将理论进行演绎化的努力,其结果必然导致失败。

最后,杨光斌教授再次重申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与“身份意识”。“问题意识”取决于“身份意识”,如今学界许多流行的观点都是冷战社会科学的产物,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偏见。中国如果想建设自主性社会科学,就不能将别人的“落点”当作我们的“起点”,这样的立足过去的模仿式研究,不会产生真正的社会价值,也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在评议与互动环节,吴征宇教授与宋伟教授等老师高度评价了杨光斌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场参会人员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与互动,现场气氛热烈,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分享到:

上一篇:学术工作坊 | 中国政治为什么需要认识论反思? 下一篇:学术工作坊 | “政治科学前沿与方法”工作坊第一期活动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