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党团学新闻
学术工作坊 | 政治科学前沿与方法工作坊举办 “价值观:概念与测量”学术研讨会
来源:人大国关

2018427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政治科学前沿与方法工作坊第3学术研讨会,本期活动主题是“价值观:概念与测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马得勇教授首先分享他近期关于《意识形态、威权人格及其测量》的研究,然后由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孟天广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郑建君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尹继武教授、孙龙副教授以及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余莎讲师分别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交流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韩冬临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讨论。

 

马得勇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宗旨。他指出,举办这次研讨会,其目的在于了解国内外对意识形态、威权人格等概念的测量现状,改进目前用来测量中国民众价值观的指标体系使之接受度更高。然后,马得勇从实证的角度介绍了对意识形态的界定。他指出与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经典定义不同,实证主义方法主要从共享框架、信念体系、观念体系等方面进行考察,因此这一流派主张意识形态是一套联系起来的信念体系。他继续介绍道当前对意识形态的评价主要存在自评方法和指标方法两种方法,但是存在指标选取、合成维度、跨国探讨的难题。

 

随后,郑建君副研究员对马老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他指出,首先,西方对意识形态的测量方法虽然比较先进,但是考虑到文化因素,中国对意识形态的测量必须要本土化,要契合华人文化传统。其次,对意识形态的测量结构要抛开意识形态,确保研究的价值无涉。再者,单纯地从“左”还是“右”、“激进”还是“保守”不足以完全反映意识形态。最后测量的时候要提前考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此外,郑建君还指出从单一维度测量意识形态会导致信度偏低,要重视测量的历史维度。为此,他建议从潜因子模型和组合模型进行考虑。他以平等和变革两个维度举例,可形成四个结构(高平等、高变革;低平等、低变革;高平等、低变革;低平等、高变革)进行探索。

 

blob.png 

接下来,孟天广副教授做了题为“价值观测量的革命——结构化测量VS非结构化测量”的报告,他首先回应了马得勇的提问,然后梳理了既有价值观研究的一系列成果,比如物质主义和后物质主义、生存价值和自我表达价值以及批判性公民和栅格理论等。随后,他指出现有价值观测量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比如问卷调查中“设计的”概念能否反映真实的社会事实、跨文化可比性问题、社会期望偏差、覆盖(抽样)偏差、低应答率、高缺失率等一系列问题。最后,他介绍了学术界近期对调查数据不足的改进措施——通过大数据分析在数据采集和概念测量上对社会调查研究的替代/补充。

 

在孟老师发言后,余莎老师、尹继武教授、孙龙老师、韩冬临老师分别做了发言。

 

blob.png 

最后,在场旁听的本硕博学生就问卷调查、价值观测量、政治文化研究领域的问题与在座各位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至此政治科学前沿与方法工作坊第3次活动圆满结束。

 

 

供稿:杨端程

2016.4.28


分享到:

上一篇:新刊速递 | 《世界政治研究》 下一篇:学术工作坊 | ‘统’与宪制秩序:政治理论进路下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