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党团学新闻
首届历史政治学讲习班成功举办
来源:人大国关

2023年7月26日至7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历史政治学讲习班成功举行。本届讲习班共收到海内外超百所高校和科研院所、跨越多个学科、逾230人的申请材料。经历史政治学讲习班评审小组综合评估后,共有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疆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38名学员参与讲习活动。本届讲习班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8位政治学、历史学和法学领域的专家参与授课。

讲习班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晨副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致辞。

杨光斌教授首先对本届讲习班的授课教师和学员表示热烈欢迎。杨光斌教授强调了历史的重要性就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学学科史而言,每一种流行的方法论背后都存在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而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视之为宗教的历史,每个中国人都是“历史学家”的文化传统正在被找回。杨光斌教授回顾了历史政治学的发展历程感谢精干的学术团队的同时也深切缅怀了朱云汉教授。他认为在学校和学院的鼎力支持下,历史政治学蓬勃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历史政治学是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出路尽管在范式内部和外部可能存在不同声音,但这都是正常的学术现象最后,杨光斌教授以“除了历史,还有什么?”作为结尾,引发现场学员的无限思考。

清华大学历史系张国刚教授的讲座题目是《种族与文化的双重变奏——从初次分流谈中西文明的走向》。张国刚教授通过比较中西方文明和学问的差异,强调了中国文明的种族与文化特色。中华民族(the Chinese Nation)由56个民族(ethnic groups)构成,中国文明和中国国家是“一个文明,一个国家”,欧洲则是“一个文明,多个国家”。重点梳理并论述中国文明发展历程之后,张国刚教授认为“大分流”概念依然具有分析工具层面的价值,但中西文明发展的不同逻辑源于中西初次分流前提基础和结果的差异:中国表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欧洲则表现为以单一民族国家的形成为主、殖民地扩张为辅的历史。最后,张国刚教授论述了中国与欧洲在历史发展路径、社会发展形态、文明发展轨迹的长期差异性,并指出学界有关18世纪的大分流的讨论和量化史学的相关探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

北京大学法学院朱苏力教授讲座题目《如何发现和解说历史中国宪制问题:以书同文为例》。朱苏力教授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古代历史的实际体现为线索,指出研究者要拓展视野,研究中国需要重视地理环境背景,注重从具体问题中提炼研究价值。朱苏力教授梳理中国自夏商周以来的国家整合过程,讨论文字、语言和政令一统的特征和表现,并分析了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本质。其中,朱苏力教授重点讲解了书同文的相关内容书同文”自秦朝确立,以公文建立官僚制。古代中国“文治”高于“法治”,而“文治”的前提就是书同文。在这一背景下,汉字书写和识别需要标准化,但汉字允许变化,允许书写者创造差异化的字体。书同文秦朝之后得以不断维系,于隋唐之后真正形成我们需要注意构成“书同文”社会机制背后的约束条件,重视那些有意打扮成艺术但实际上是政治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杨光斌教授的讲座题目是《作为第四种方法的历史政治学及其知识论原理》。杨光斌教授首先梳理了中国政治学发展史中的制度主义、理性选择主义和阶级分析三种方法论及其史观。每一种方法论的背后都以特定史观为基础,具有其内在的“国家性”历史文化属性。历史政治学及其史观是第四种方法论,它旨在寻找重大现实理论问题的历史渊源与时间性因果关系,在历史研究中发现概念与理论,以历史本体论、历史连续性和时间空间化为关键词。历史本体论(历史属性)的差异决定了制度变迁的差异,并由此导致性质完全不同的政治理论。与相关的研究路径相比,历史政治学的特点在于对政治概念的界定上更为宽泛、具有宏观的历史和制度视野、重视中国历史。历史政治学具有知识辨识和创造论述政治合法性和提供国家治理经验的功能。就政治学从西学为本转向以中国为本而言,历史政治学是一场“范式革命”,是一种基于中国历史文明基因衍生而来并与之高度契合的方法论。

在第一场学员研讨中,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陈兆旺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中世纪欧洲城市运动与秩序:从城市革命到精英算计》陈兆旺老师的研究问题是:中世纪城市革命背景下的社会秩序是如何生成的?斗争、妥协与精英合谋(城市寡头政治)秩序是如何交织而成的?陈兆旺老师认为这一冲突过程具有精英妥协、谋划甚至合作的现象,封建领主主动建城等更功利的算计影响城市社会秩序的演进过程。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张潇爽讲师的发言题目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成熟性(19361945)》。张潇爽老师运用“历史结构观念”的三维分析框架,将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视为“以政党为中心”的竞争过程。通过观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作为政治行为者在近代政治与社会结构中的观念、行动及其后果19361945,中国国民党从政治成熟走向政治不成熟,而中国共产党则从政治不成熟走向了政治成熟。在讨论中,学员们围绕中世纪宗教因素的作用、历史政治学与中共党史研究之间的关联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黄晨副教授在评论中指出,“回到历史”的趋势中夹杂着共识和隐忧。在回顾既有的历史政治学研究之后较为详尽地讨论了开展历史政治学研究的操作流程。

北京大学历史系阎步克教授的讲座题目是《从品位结构看历代政治变迁》。阎步克教授首先阐述了历代爵秩品阶,认为任何组织都拥有“人员结构”与“职位结构”两大结构,“品位分等”与“职位分等”就发生在二者之间。品位分等(Personnel Rank Classification System)即官阶是个人级别,标志着个人的地位、资格、报酬官阶与职位分离,可以官大职小、职大官小。品位分等以“人”为中心,有利于灵活安排能力和资格,保障官僚个人品级,赋予稳定安全感。职位分等(Posi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即职位有等级,个人无官阶;级别随职而定,不跟人走。职位分等以“事”为中心,系职责、权责之分类,注重科学、效率,保证同工同酬。阎步克教授认为,中国历史上皇权与官权的此消彼长对品位和职位的设置具有重要影响。最后,阎步克教授对历代的品味结构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将中国历代品位结构的变迁概括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明清五大阶段。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续添教授的讲座题目是《从对象的“历史”到方法的“历史”:历史政治学研究具体展开的实践思考》。王续添教授概括了学术实践展开四种路径,即思想史、制度史、政治史及通史路径。历史政治学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的范式与方法,具体展开的实践挑战包括学术实践中的“历史”挑战、“历史”内涵的挑战以及研究主体的自我挑战。随后,王续添教授就对象的“历史”和方法的“历史”展开了具体论述对象的“历史”“历史”作为借助对象和研究对象方法的“历史”“历史”作为操作方法和思维方法。最后,王续添教授指出,从以历史为对象到以历史为方法,是历史政治学研究具体展开的实践之路,也是必由之路。政治学的科学性内在地包含历史性,历史性是政治学科学性的应有之义和根本支撑。处理好“科学”和历史、时间和结构的关系,是政治学捍卫其自主性和健康发展的根本而恒久的课题。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杨阳教授的讲座题目是《国家与民主: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难抉择》。杨阳教授分析了现代国家建构必须完成的四项任务:组织重建、规则重建、政治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权威重建。现代国家建构的首要目标是建立有现代整合与动员能力的国家组织,以替代结构简单、功能弥散、效率低下的传统组织。在此基础上,他对现代国家建构的两条路径进行了论述弱国家表现为顺势现代化,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统一、制度建设等现代国家建构呈现同步状态强国家表现为逆势现代化,国家全面垄断和控制资源,社会缺乏自主创造和发展的自由空间,必须释放社会自由空间为现代经济的建立创造条件。权力配置上的集权偏好、权力支配社会、政教一体化的三大政治传统造就了强大的传统国家。中国现代化进程启动和推进的先决条件是弱化传统的强国家,这可能带来包含大量现代性要素的弱国家,而当弱国家的秩序观上升为首要任务,强国家建设又需要以政党中心的方式来完成。

在第二场学员研讨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罗雪飞副教授发言题目是《制造“道不拾遗”:西汉中后期两种地方治理模式的竞争——以<汉书>为中心的考察》。他提炼了形成“道不拾遗”秩序两种路径,即法家威权制民型的地方治理模式和儒家德化养民型的地方治理模式,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紧张性关系和二者并存的结构性原因。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胡云讲师发言题目是《“以治体吸纳政体”:中心统合主义视野下的中国民主》。相比于政体论民主理论而言,治体论吸纳了政体论对于民主的制度主义描述和分类,同时突破了政体对传统与现代的区隔,为民主研究提供了一个治道传统、治理主体和制度体系整合而成的研究框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陈沿潮的发言题目是《公共政治在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发轫》。认为在传统政治结构的约束下,民众只具有消极自主,而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公共政治结构则激励民众转向积极自主,并以晋冀鲁豫根据地为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锋教授的讲座题目是《从“帝国统治体系”到中心统合主义——兼论历史政治学的资源与旨趣》。任锋教授解释了为什么提出“中心统合主义”。大一统的核心问题意识、规范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化需求和长时段系统性比较的自觉是其主要原因。“中心统合主义”学术资源谱系包括各种版本的现代化理论、历史政治学进路的大一统研究以及当代政治学的相关概念。随后,任锋教授艾森斯塔特的《帝国的政治体系》和钱穆的《晚学盲言》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中心统合主义作为一种秩序类型理论和历史演进理论的特性。

在第三场学员研讨中,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张汉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文化领导权视域下的发展中国家军政关系:对埃及、土耳其和伊朗的比较历史分析》。他从结构和机制两个角度,以比较历史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埃及、土耳其和伊朗文化领导权军权的关系以及民族国家建构历史进程中文化领导权模式的形塑与变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胡斌的发言题目是《皇权的虚与实:宋孝宗朝的两宫体制运行》。他讨论了宋代孝宗朝两宫体制的情境下,一个“皇权”如何一分为二,以及在此情况下,稳定的政治运行如何可能。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杜普的发言题目是《官僚政治、“地域集团”与唐中前期的对外战争》。她探究了唐王朝相关对外行为与对外战略决策的动因,发现决策层中“关陇集团”成员越多,唐的对外政策的进攻性越强,对外发动战争越多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孟维瞻讲师的发言题目是《为什么国际政治学科也需要历史政治路径》。他讨论了一国的内部宪制与国际秩序观的关系,分析了历史政治学路径对于今天国际关系学的启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温程的发言题目是《抗战时期中共新知识分子干部研究(19371945)》,通过还原19371945年间知识分子进入中国共产党阵营的成长过程,理解中共干部塑造、组织建设与运作、政治文化形成的内在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姚中秋教授的讲座题目是《世界的历史政治学:以历史发展普遍理论》。姚中秋教授在总结近几年研究心得后认为,历史政治学不限于解释中国,它的终极目的是发展普遍理论。他指出,以党史政治学为例,中国共产党不仅仅是一个中国的政治现象,而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政治现象,因为它本身就是世界政治演变的一个结果、一个产物,并且它始终在回应世界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世界性的,或者说是一般的现代性的政治在中国的展开。他强调历史政治学要构建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构建一种普遍的现代国家的理论,应该回到中国的事实当中,重建一般性的理论。研究者需要重新发现西方,重新发现第三世界,批判性地超越传统理论。最后,姚中秋教授倡导学员研究不能局限于中国,而是要面向整个世界。

讲习班结营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晨副教授主持,姚中秋教授为所有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学员感想

感谢主办方的辛苦付出!首届历史政治学讲习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沟通平台,授课老师从多重视角和主题出发讲解了历史政治学发展的现状和空间,学员们分享交流了自己潜心钻研的古今中外历史政治学议题,这些都让我对历史政治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能够感受到,历史政治学是回应中国和世界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的知识性尝试,我觉得这种尝试可以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既包括总结历史上民众政治创造的经验,又包括总结血泪斗争的教训;“启后”则是更好地解释中国和世界政治如何到今天,更好地在历史政治演变的框架中把握今天所拥有的发展基础和条件。这样我们便可以不断深入到历史政治的深层结构,把握政治发展规律,从而将其知识化理论化,实现其解释、改变世界的价值。不过也正是这种价值为我们提出了挑战,希望我们能在讲习班的基础上继续凝聚共识、求同存异、有效沟通,从而在各主题、逻辑层次中形成有竞争性的解释和观点,然后统一于历史政治学的价值中。最后祝愿我们和我们的共同体茁壮成长!

——陈沿潮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生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首届历史政治学讲习班,在三天的学习中,我真的获益匪浅。因为研究方向相关,我对于作为一种方法的历史政治学十分感兴趣,在聆听了诸位老师,特别是杨光斌院长和黄晨教授的讲座后,我对于怎样看待史料与理论,怎样使用质性的方法做研究都有了更新的领悟。同时,我也非常有幸能够将我目前的习作分享给大家,也收获了各位老师和同学的点评与建议,对于我今后研究的进展有莫大的帮助,我也从其他老师和同学的习作分享中学习了很多。最后,祝愿历史政治学讲习班能够越办越好,期待明年还能够有幸聆听大师教诲。

——杜普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

首届历史政治学讲习班最大特点是安排科学、内容合理、措施有效。活动中有政治学、历史学、法学、国学等领域的名师深入浅出的学理讲授,也有来自于全国四面八方的有志于和热心于历史政治学的相关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博士生的习作研读、现场汇报和评价互动,学员收获满满。历史政治学是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中“两个结合”的一个重要学术切入点,讲习班求真务实的做法特别彰显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学术研究和思想解放中应该具有的锐意进取、实事求是的学风。

——高卫民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在三天的讲习班中,我聆听到不同学科背景的前沿学者关于历史政治学的深见解。从课上到课下,从论坛发言到席间小叙,我们坦诚交流、激烈交锋、激活思想、凝聚共识,不仅磨砺了各自的学问,还找寻到知音同道,初步建立了学术共同体。相信每位学员都已找寻到各自的“历史政治学”研究之路。虽然研究旨趣相当不同,但历史学和历史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议题往往相当接近。作为从历史学专业“串”到法政领域的门外汉,我想不仅政治学研究离不开“历史”,从事历史研究的学者也应接受历史政治学的洗礼。如果说坦诚交流是跨学科的第一步,那么此次“历史政治学”讲习班的确做到了“把种子埋到土里”。

——胡斌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

有幸参加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历史政治学讲习班,深感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作为一场跨学科的学术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知识交流的魅力。或许各自出身和学科背景不同,每一位发言者的观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还引发了与会者们的深入思考。从另一个层面而言,讲习班同时提供了一个结识学友的平台,无论是学术之内还是学术之外,都能在这里找到回响。政治科学和历史学都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但长久以来却沟通有限。“历史政治学”以全新的姿态出现,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将会在学界引起更大更广的讨论和跟进。对于引领我辈初学者而言,更是如此。关山初度已成过去,策马扬鞭才是重点。最后借用李安导演的作品来总结个体感受,期待下一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温程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

2019年以来,“历史政治学”的提出引起中国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持续共鸣,成为一个具有很强号召力的政治学研究倡议,对历史视角、历史方法、历史资源的重视和发掘,由此成为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新动力。经过几年的积累和酝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今年举办首届历史政治学讲习班,可谓正逢其时。此次讲习班上,来自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授课专家,对历史政治学相关问题进行了多角度探析,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盛宴。而学员们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历史政治学研究成果,相互切磋交流学术技艺。祝历史政治学在中国继续发展壮大,祝人大国关的历史政治学相关学术活动越办越好!

——张汉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分享到:

上一篇:新生报到丨我院2023年迎新工作顺利开展 下一篇:国际关系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宣布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