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党团学新闻
[凤凰卫视]杨光斌:中国的新时代和正在变化的世界新秩序
来源:人大国关

(来源:凤凰卫视)

 

外国的政治学者,对十九大作何评价?

国外媒体关心我们的党代表大会,就像关心他们的大选一样,关注最多的是关于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提法,他们认为这个是自由主义民主的一种替代性路径。

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怎样准确理解“新时代”?

新时代简单说来就是中国已经强大起来,我们在思想上、理论上、政治上更加自信的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做客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解读中国的新时代和正在变化的世界新秩序。

1511842156716.png

(主持人:艾楚怡     主讲人:杨光斌)

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政治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和比较政治,对政治发展和制度变迁有独到的分析,并著有《中国民主》、《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政治变迁中的国家与制度》等多部著作。

新的政治生态开启中国“新时代”

每个时期都有一个时代的提法,在新中国头30年,时代的划分主要是战争与和平,随时准备打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是一个基本的划分。但是到邓小平的时候,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个判断非常重要,有了这一个判断以后,他做了两件事。第一,100万大裁军,这对国民经济发展,毫无疑问是举足轻重的重要。第二个就是,因为和平与发展,所以要对世界改革开放,这根本性的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就是关于时代判断的重要性。而30年后,是我们现在进入到了新时代,叫习近平新时代。

提到时代,还有另外一个关键词,就是世界秩序的变化,世界秩序其实是由大国来主导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世界秩序其实也取决于大国的国内政治。


1989年一个著名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提出了“历史的终结论”。即美国的政治制度是人类最好的最终的政治制度。所有的国家,非西方国家,不管你的起点是非洲的维权主义,或者社会主义国家,南美的维权主义等等等等,终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

但是当今世界的现实是“历史终结论”终结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不单单是因为非西方国家,“阿拉伯之春”,变成“阿拉伯之冬”,国之不国,叙利亚处在内战之中。在西方国家也同样,乌克兰颜色革命最后的结果是国家分裂。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也在闹独立,闹分裂。还比如说英国脱欧公投。

而“历史终结论”所以终结,福山认为,对美国模式最有挑战性或者替代性选择的就是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模式。也就是说,在新时期,中国适时地出现了,引领全球化。那么这个迅速发展起来的大国,中国具体是怎样来影响世界和引领全球化的呢?

首先我们看亚投行。不同于世行,IMF,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即使出钱再多,成为它的股东,成为它的玩家之一,你也得听别人的。亚投行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另起炉灶,中国是大玩家。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殷实的,一个方面有实际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设计,搞了亚投行。

那么更重要的是一带一路,它与很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文化的联系,通过这种渗透的方式来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影响非常长远。

“新时代”的中国,到底有多强?

十九大政治报告关于新时代规定,有三个方面,分别是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就是说,中国从这个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那么,我们知道站起来,是毛主席他们建立的新中国,而富起来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迎来了强起来的时代,首先是经济成就。


从2008年到2017年,尽管美国2008年以后出现了金融危机,但总体来说美国经济还不错。但同时也能看到,2010年的时候美国的GDP是中国的2.46倍,到2017年的时候,美国的GDP是中国的1.65倍左右,这是IMF2017年4月份提供的世界经济展望上的数据。

政治成就方面,十三大以来,我们的党的政治报告当中,第一次提出一个词叫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着道路和制度。在政治道路上,事实上有两个道路。

第一条道路第一步是市场经济,没有市场经济很难富裕的起来,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竞争,没有创新。但是市场经济来了以后,第二步会出现社会结构的分化。第三步,按照社会结构,西方国家穷人、富人,这个民族,那个民族,这个教派,那个教派,成立了多党制,这就是所谓的自发秩序。

第二条道路,与自发秩序相对应的,简称为人为秩序。第一步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第二步社会结构的分化,我们的社会结构一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党的文件也指出来过。但第三步不一样,党的领导随之而来的,政治制度相对于单一制民主,是民主集中制。只有民主集中制,公共政策才能保持人民主体性,以人民为中心。

除了经济成就和政治成就,中国进入新时代还具备了一个要素,就是文化自信。中国不单单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也不单单是1949年以来70年的中国,中国是170年以来的中国,是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还是5000年文明的中国。

有了经济成就,有了政治成就,有了文化自信。因此才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因为中国的发展,根本性的动摇了历史终结论。

“新时代”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变化和矛盾?

新时代当中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等、不平衡、不充分之间发展的矛盾。就是我们要求很高,要求越来越多,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是我们的发展第一不平衡,第二不充分。其中至少包括以下这几种矛盾。


第一,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和东部没法比,这是地区,还有城乡。

第二,不平衡是公共资源的不平衡,教育、医疗,集中于大城市。在北京、上海,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享受着非常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形成了所谓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在十九大政治报告当中提出来的,人民美好生活的要求与民主、法制、公平、正义间的不充分。

针对这些新时代的矛盾,十九大政治报告提出了全面发展计划的14条基本方略,也是十四个坚持。同时,习近平主席对新时代下“两个一百年”的目标进行了细化。

在这个新时代当中,我们分两块。第一块就是第一个一百年,到2020这是第一步,全面建成小康。觉得好像消灭贫困6000万、7000万不算什么,但想一想,6000万、7000万就是英国、法国、德国的人口。

从2020到2035基本实现现代化,2035-2050这15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其中2035年十分重要,不单单是因为它是在时间节点上在中间,而且2035将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中国真正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Q&A

问:像毛泽东建立新中国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有明显特征的,从量变到质变的,那在当下,您怎么来判断,或者怎么来界定我们已经发生质变了?

杨光斌:我们刚才谈到规模,就是西方人开始研究中国的规模对经济学的挑战,就是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没法解释中国的规模带来的效应,就是说,规模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的变化带来的就是量变的,所谓的量变就是质的结果,怎么理解呢?

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中国人在非洲,已经上百万,这个企业有多少,我们不知道。同时,非洲的朋友在我们广州有二三十万,是吧?这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中国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海外其他国家、民众的就业地,目的地。

在我们不知道的时候,中国能干什么呢?就是说,它是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因为有效人口规模以上的国家,其实就是一百六七十个左右。很多国家不如我们一个县人口多,那不叫有效规模,有效规模人口以上的国家,我们是第一大贸易,我们有140个以上,它的第一大贸易伙伴都是中国。

中国还能干什么事呢?同时在100个以上的国家,同时兴建大型工程,包括水利、高速公路、铁路,就是这些东西,这些变化,都不是。比如说革命换政权,或者改革开放换经济体制那么明显,但是它的结果其实是改变了世界的结构,方方面面的结构,这是我们说它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它量变的结果具有质变的意义。

原文链接:

[凤凰卫视]杨光斌:中国模式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分享到:

上一篇:我院金灿荣教授当选中国未来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 下一篇: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受聘学院拉美研究中心名誉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