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党团学新闻
我院成功举办“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9”
来源:人大国关

2019519日,由国内17家国际问题教研单位发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中国国际问题论坛2019”在明德国际楼408会议室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国际关系学科100年: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国内40多位国际问题专家围绕世界政治新变化与国际关系学科新挑战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理论与范式中国国际关系学科:议题与政策三大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人大副校长刘元春教授,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我院兼职教授裘援平同志到会祝贺论坛开幕。

image.png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主持了论坛开幕仪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和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裘援平先后致辞。杨光斌教授充分肯定了论坛举办的意义,表示当下正值国际关系学科的百年之际,同时国际格局也逐渐步入百年不遇的大变局,在此背景下加强对既有国际关系理论的反思,这是促进国际关系学科进一步发展的大好契机。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国际关系学科发展的一百年间世界迎来了美国主导的霸权周期和中国的大国崛起,身处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高度的战略思维和长时段的分析框架以应对外部挑战。在此情形下,对国际关系学科的建设发展和讨论反思则显得尤为重要。

裘援平主任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认为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具有复合性及局限性两大特点,为推进国际关系学科的长足发展,应加强国际关系学科对其它学科的借鉴与融合,并且要构建出贯通国际关系学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及政策研究的完整架构。

image.png


根据论坛议程,上午进行的是圆桌讨论,由不同年代的学者,就世界政治新变化与国际关系学科新挑战进行了讨论。第一节的讨论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名誉所长蔡拓教授认为现今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包括逆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回归、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衰落、身份政治的兴起、中美关系进入政治冷战时期以及强人政治的崛起。在这样非理性色彩浓厚的大背景下国际关系学科的研究应加强对世界主义的研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雅特聘教授王逸舟提出,国际关系的学科发展史经历了框定、科学化、复合化三个阶段,而我们当前所处的正是混沌且繁茂的第三阶段,除了注重将国际关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扩展其人文和美学内涵,研究关乎道德善恶、文化心理等模糊而精致的议题,这也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三重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杨光斌教授阐释了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近年来一直在学界倡导并得到广泛关注的世界政治学科范式的理解,他表示世界政治学科具有层次性,从不同的层面去思考和认识会得出更复杂和全面的结论,社会科学的进步就是寻找更好的研究范式,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让过于中性简约的概念代替掉更具真相性的认识路径。杨院长重点分析了世界政治学科的几个范式问题,如帝国主义范式、资本主义范式和文明的范式的内涵,特别指出结构现实主义范式很大程度上掩盖了其帝国主义范式的本质。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朱锋教授认为当前国际关系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人类政治生活方式发生调整、世界政治的钟摆摆回地方主义、国际关系中各类结构出现历史性重组以及国内因素空前活跃四个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有科学准确、及时清醒的问题意识,注重实证研究和理论积累。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庞珣教授强调世界政治的多元属性及不确定性对学科发展造成了一定挑战。世界政治的多元属性一方面挑战着国际关系这样一个宏观学科的内核,另一方面又激励学者在微观分析中积累宏观知识,而面对世界政治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通过发展一系列理论和技术来提高学科知识的可信度。

 image.png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大慧教授主持了圆桌论坛第二节的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陈岳教授在回溯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历史沿革的基础上,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三个方面提出国际关系学科建设的“三三制”,强调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致力于维持国际关系研究中历史研究、理论分析及问题导向的人员及资源的平衡。

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刘德斌教授把民族国家实践、现代化改造、大国博弈和全球化作为四个重塑过去一百年世界秩序的线索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国际关系学科和其他许多学科产生了联系。在未来的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中应加强历史路径的研究,包括对前现代国际关系行为体的研究和共同体研究。

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国别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永辉教授认为世界政治的四点变化将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影响,这四点变化分别为大国重要性的上升、大国实力的变化、周边环境复杂性的上升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化。对此,中国外交中的一个新框架也正在显现。

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吴志成教授在回顾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历程的成果和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仍然要紧扣国际关系重大理论与实践需求,以问题为主导,树立充分的理论自觉和学术自信,加强专业化学术共同体建设,积极鼓励和倡导国际学术交流。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苏长和教授认为当前世界政治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是部分国家国内对抗式的制度对国家外交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一变化将会对整个国际秩序产生较大冲击。而对于国际关系学科的建设,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立标而不是对标的问题,将中国的经验融入到知识体系中,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加强对中国国内政治的研究。

 image.png 

下午的议程分两个议题进行了研讨。第一个议题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理论与范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副主编袁正清主持,参会学者就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探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周方银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处于理论分析比较沉闷,政策分析颇为活跃的阶段。很多学者试图通过提出自己系统化的理论,或者结合其他学科工具,或是从中国古代思想中汲取养分来进行理论创新,但当前国际关系学科研究领域愈发细化,并逐步出现知识分化的趋势。故此,加强各个研究群体的对话和交流对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显得越发重要。

外交学院周恩来外交研究中心主任魏玲教授指出如何让当前的国际体系和世界秩序能够容纳中国的崛起是我们发展中国国际关系理论需要思考的问题。具体来说要结合中国的理念和实践创新秩序观安全观等理论概念,通过将本土规范普世化和在地方共同体实践中发挥主动塑造作用以推动国际规范的本土化,从而实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创新。

《世界政治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野教授在介绍世界政治三种含义的基础上,提出要梳理现有国际关系和比较政治中既有的关于国际政治和国内政治互动的知识资源,在汲取中国传统治理经验的过程中,以议题为导向来推进世界政治的研究和学科的建构。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刘丰教授认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在构建过程中有五个问题需要解答,一是我们构建理论的目的是什么?二是我们所依托的理论资源有哪些?三是我们的社会知识是否一定要打上中国烙印?四是如何对待现有的理论体系?五是中国古代的经验和概念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当代适用性和可通约性?刘丰教授进一步表示在理论创新中我们应该坚守现有的学科体系,保持对理论创新的耐心,超越中国中心主义,培养更广泛的国际视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宋伟教授表示外交政策理论的研究和规范性理论的发展是理论革新的重要来源,比如对于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的负面效果研究就可以为如何完善制度设计提供一些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尹继武教授指出在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中有三点需要考虑,首先要注意对核心概念的提炼及提炼的路径,其次要找到这些核心概念背后的基本逻辑以进行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最后要加强对这些概念进行层次性和类型学的研究。

 image.png 

第二个议题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科:议题与政策,由《外交评论》执行主编、外交学院陈志瑞教授主持,与会学者主要就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重大议题及项目选题进行了讨论

国际关系学院校长助理达巍教授认为当前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政策研究数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具体表现在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和研究的规范性以及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的提升,政策研究的影响力逐步增强。但是在此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研究的政治化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意识,构建学界内部横向交流机制。

《当代亚太》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高程认为,现阶段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的议题要符合中国崛起的现实要求,学者应尝试着建立一些对中国崛起有利,同时又能够跟外部世界形成对话的话语体系,并且也要与现实政策进行对接,如此才能提高国际关系学科的话语权。在智库建设的过程中,要避免纯粹的课题项目导向和急功近利的研究风格。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俊生讨论了中国国际战略的知识体系构建,提出中国需要构建一种本源性的话语体系去讲好中国故事,而这背后的知识则来源于中国的外交和战略实践和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最终构建的概念和命题不仅能够解释中国实践,还需要能够解释其他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在美国国别研究的基础上,以美国为例提出几个不仅是美国、而且是世界面临的新变化,其中包括科技进步对国际关系及国内政治生态的影响,全球化的发展进入新的多元化阶段,以及身份认同、身份政治的回归,就国别研究如何为中国服务而言,学者们需要通过重视历史研究和微观的细节研究以克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韩爱勇强调了党史研究对中国外交研究的重要性,对当下一些有争论的理论范式或者核心概念一类的问题重新进行其历史背景的研究,找到初衷、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当时的时代感是什么,可为我们今天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带来一定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晨老师则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工作坊的组织活动就大国竞争对于战略研究的拉动发表了看法,认为安全研究和战略研究要进一步结合,需恰当处理知识体系构建和研究突破口之间的关系,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结合,发挥高校国际安全与战略研究的开放性优势,加强与相关领域的实践者和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合作。

 image.png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方长平教授对本次论坛做闭幕致辞。在总结当前国际关系学科新变化的基础上,方长平教授将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从史学研究到理论研究,到范式和国别研究,再到当前的国内政治、比较政治和跨层次政治研究。随着国际关系学科的不断发展,研究的议题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学科建设意识从无到有,学派意识从强到弱。在今后的学科发展中我们仍需要注意处理好学理研究与问题研究、价值导向与科学导向、国外引进与自我建构三对关系,进一步加强国际关系学科的自主性和兼容性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国际问题论坛至今已连续举办15届。作为中国国际关系学界主要的学术平台,中国国际问题论坛每年都会邀请国内外国际问题和世界政治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论坛强调前沿性、思想性、多元性和创新性,以期促进中国国际关系学科的进步与发展。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与世界政治”学术研讨会 下一篇:建设"一带一路"能源伙伴关系系列能源研究成果发布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