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大国关
由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和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台湾研究博士生论坛于6月2日在我学院408会议室举行。全国台湾研究博士生论坛是由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六所著名高校共同倡导和推动的年度论坛,轮流主办,具有学术性、民间性、广泛性、开放性四大特点。
开幕式由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教授主持。在开幕式上,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黄大慧教授首先代表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致辞,接着我国台湾问题资深专家、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顾问黄嘉树教授代表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致辞。
此次论坛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等15家高校及研究机构的36位专家与青年学者与会。
论坛还邀请了6位国内知名台湾问题专家担任论文点评专家,分别是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张文生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庄芮教授、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郑振清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黄宗昊助理教授和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于强副教授。众位资深学者的参加不仅为本届论坛增光添彩,而且也为与会的青年学者提供了学术榜样与悉心教导。
为了提升论坛的研讨质量,我们在坚持博士生为参会主体的前提下,特意邀请了部分近几年刚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博士与会,以便带动和提升论坛的研讨水平,因为他们有着较长的涉台研究背景,对台情和两岸关系更为熟悉。事实表明,他们的加入对于提升会议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论坛主题是“新时代与两岸关系前景”,旨在努力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反对“台独”活动、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新路径,为国家统一与民族复兴贡献心智。会期一天,共分八个场次,分别对青年认同与两岸关系、两岸经贸于融合发展、两岸统一与政治话语问题、区域整合与政经关系、党政军政及民粹主义、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台独”与转型正义、美台与港台等两岸关系中的热点和难点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研讨。
在“场次一:青年认同与两岸关系”的讨论中,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邓婧认为,“解严”后台湾社会的“本土化”趋势实质上是一场“本土”势力为获取政治权力而置换社会话语权的过程,面对台湾年轻世代的身份认知问题,我们需随着台湾社会变迁重新审视过去理解台湾人身份认同的单线式逻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徐峰认为,台湾青年两岸关系负面“政治认同”与正面“经济认同”呈现矛盾纠结状态,经济认同感没有转化为政治认同感,而且两岸的文化连接在民进党扭曲、割裂下不断弱化,很难为政治认同的塑造加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何长清认为,时代力量试图靠着“天然独”的支持对抗大陆,殊不知所谓“天然独”是理性务实的群体,随着大陆对台湾年轻人的磁吸效应扩大以及“时代力量立委”在政治生活中的夸张表现被选民看破手脚,时代力量党不可避免将日益失去年轻人支持。
在“场次二:两岸经贸与融合发展”的讨论中,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师周小柯博士表示,推动两岸产业深度融合的历史逻辑是台商持续到大陆投资已经积累庞大的资本存量,以及两岸形成了以台商为主导的供应链合作体系,现实逻辑是两岸产业传统上基于要素禀赋的合作模式难以为继,两岸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高但分工地位却依然较低。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王珊珊认为,两岸跨境人民币业务目前面临着两岸金融自由化水平有高低、人民币回流机制不健全、监管体制有差异、岛内政策导向有偏离的现实壁垒,主张以“一带一路”、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科技方向上的合作为发展突破口。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刘超指出,台湾机械行业经历四个发展阶段,机械行业出口势头强劲,打造智慧机械产业,与大陆的合作主要工具机和半导体等制程设备方面,两岸机械产业民间团体交流合作时间短,两岸机械产品相似度高,竞争激烈。
在“场次三:两岸统一与政治话语”的讨论中,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讲师刘海潮博士认为,现在大陆在对台和平攻势中强化政治话语分析正当其时,大陆构建涉台政治话语权需要借助场景、制度和作用力等三个层面的思维转变,分别占据国家统一话语的道义、思维和民意制高点。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王晓笛认为,“太阳花学运”将“反全球化”和“反中”话语结合在一起,迎合了台湾社会中的反新自由主义思潮和对大陆因素过分忧虑的双重社会心理,话语的多元性有效扩大了社会覆盖面,是动员能够成功的关键,但也正因如此未能有效整合,故在后期导致了运动分裂。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陈兵认为,两岸由于历史上的长期隔阂,在经济结构、历史传统乃至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造成了两岸政治发展模式的巨大差别,但也都具有一定区域特色。
在“场次四:区域整合与政经关系”的讨论中,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敏博士认为,当前学术对台湾对大陆经济依存概念的界定过于简单,其实这一体系应包括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包括宏观经济增长、制度体制、经济政策,中观层次包括贸易、投资、产业、区域等多元体系,微观层次包括企业营收、家庭收入等。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赵子龙认为,在大陆的产业政策中,税收优惠手段能够促进台资企业的发展,但财政补贴手段的效果不佳,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鼓励发展产业和优势产业中的台资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外资产业政策并选定鼓励发展的产业也出现了不同的政策效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林佳欣认为,相较“南向政策”,“新南乡政策”把政策覆盖范围扩大到了包括印度等在内的南亚六国,并且工作更加深入,但由于全球经济前景未明、台商投资多为出口导向的代工类型和新南向国家状况不稳等因素影响,“新南向政策”短期内效果甚微。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杨端程认为,自民主化以来,台湾公众政治信任的下降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放眼全球,大部分自由民主国家公众的政治信任都在下降,因此台湾地区并非个案,但台湾公众政治信任的下降又有特殊性,最明显的体现是特定性信任的大幅度下降,为新兴民主政体所罕见。
在“场次五:党政军政及民粹主义”的讨论中,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维旭博士指出,在马英九时期,虽然国民党占据行政与立法两端优势,但“府院之争”、党内“山头”、同党籍“立委”的不配合以及民进党在“立法院”和社会运动领域的强力抵制使得其优势并未彰显,马英九“以政领党”的执政逻辑也与国民党既有的权力结构相冲突。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薛祥认为,“太阳花学运”的爆发,标志着台湾的民粹主义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台湾的选票机制和宪政体制的不足,社会民主化的不成熟和社群媒体的兴起是决定岛内民主向民粹化演变的关键。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宋建含指出,台湾已经形成了混合型的军政精英结构,这为军队在“专业化”和“政治化”两个方向上的转变提供了可能,在这种情况下,精英集团核心领袖的选择便十分重要,最终蒋经国的选择奠定了台湾军队转型的“专业化”基调。
在“场次六: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的讨论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治系讲师庄吟茜博士认为,自2015年6月至今,蔡英文先后抛出了“宪政说”、“九二史实说”和“宪法说”三个两岸论述,经历了从缓步接近“九二共识”到背离拒斥“九二共识”的转变,未来可能出现“李登辉化”和“独台化”的倾向,大陆可以考虑将应对策略从“拆分处理”升级为“打包处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王贞威认为,应当培养和提升台湾民众的新中国人认同,即台湾人因在投身大陆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实现个人价值,而产生的对中国发展机遇、成就和模式的认可,并由此确立的以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为主体的共同体想象,“卢丽安现象”正是新中国人认同的开启。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萌博士提出了新功能主义的海峡两岸分析框架,认为大陆在整合两岸发展的过程中应将综合实力和政治精英作为工作重心,并基于共同的政治基础和两岸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建立共同治理机制,共同确立和遵守经济合作的规范、原则和决策程序。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生马密指出,台湾地区“大法官解释”中的两岸关系经历了从“一国一团体”到“一国两区”定位的变迁,在“一国两区”定位阶段,大法官通过自我缩限回避了“一个中国”根本问题的论争,纵容隐蔽地“去中国化”,并呈现泛政治化倾向,今后“大法官”可能会从人员身份和领土范围等方面突破“一个中国”的底线。
在“场次七:‘台独’与转型正义”的讨论中,武汉大学法学院讲师段磊博士认为,长期以来学界对“法理台独”的定义存在标定偏差,“法理台独”应被定义为以解构一个中国原则、完成台湾的“国家化建构”为目标的法制度安排和法实践状态。就“法理台独”的实践样态而言,宪制形态、法律形态和国际法形态分别构成其核心、主体和外延表现形式。其中,“法理台独”的宪制形态表现为“制宪台独”“修宪台独”和“释宪台独”;法律形态表现为通过立法、修法、废法等方式,完成以“台湾”的法律身份虚置“一中”的宪制身份,强化台湾地区法律体系中的“本土化”因素,消除台湾地区法律体系中推动“国家统一”的规范根基的法律过程;国际法形态表现为台湾当局通过虚构台湾满足国家的主要构成要件、强化台湾的国际空间活动能力和影响、臆造台湾人民“自决权”践行分离主义。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凌斌认为,台湾地区的转型正义出现了重建历史真相的工作误入歧途、厘清加害者责任的工作进展缓慢、转型正义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相关“立法”引发质疑与争议以及转型正义概念的滥用与变异等严重问题,已经成为民进党打压国民党、推动“去中国化”的利器。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许川认为,“公投修法”是从“修法”倒逼“修宪”的“台独”行径,从动机上看,修“公投法”的意图是压制国民党、抵抗大陆促统、扩大执政优势和渐进推动“台独”;从内容上看,许多新修条款将包括“台独”在内的“公投案”推至极易通过的边缘;从影响上看,“公投”可能进一步加剧台湾的民主早熟症。
在“场次八:美台与港台关系”的讨论中,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杨晶华认为,随后伴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发展,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媒介作用被削弱,并出现一些负面作用,如“台独”与“港独”出现合流,两地的社会运动也出现跨域串联等,她认为,基于港台间的联结,无论两岸关系发展前景如何,香港都将肩负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汪乾认为,美国之所以阻止中国大陆占领台湾,是因为台湾对美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而一旦美国认为不维持台海现状更有利时,就会主动打破现状,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权势的增长,美国可能采取烈度更高的政策,包括发动利用台湾独立逼使中国大陆先开火再引发美军介入的对华预防性战争。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博士生王晓虎认为,美台安全合作过程中相关错误知觉的生成机制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认知相符,二是诱发定势,三是历史类比,美国对中国大陆的错误知觉重要的生成机制之一即是“认知相符”,而台湾民众对美台安全合作的错误知觉生成机制则主要体现为“诱发定势”。
论坛闭幕式由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林红教授主持,中心主任王英津教授做总结发言。王教授用八个字概括了本次会议——“一个理念,四个尝试”。他解释说,“一个理念”即让青年担任本次论坛的主角,“四个尝试性措施”则是区别于之前四届的一些做法,其一是学生发言,旨在让老师发挥一些宏观性、方向性的点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能;其二是在媒体报道中着重报道青年博士的观点,以青年博士作为主体;其三是在开会过程中给博士们预留充分的发言时间和谈论时间;其四是着力提升会议的学术水平,吸纳刚刚参加工作的博士和在职博士研究生加入。
王英津教授说,这次论坛结束后,全国台湾研究博士生论坛就年满5周岁了,如果说5周岁还是一个懵懂的少年,那么明年6周岁的他就要开始“上学”了,我们六家高校共同培育了这样一个学术共同体,是值得珍惜的。希望今后国内有更多兄弟高校加盟到这个论坛中来,让这个论坛更具生命力,并在未来两岸关系研究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论坛最后,王英津教授将第六届论坛的“薪火”传递给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段磊博士代表武汉大学发言,表态明年一定把第六届论坛办好,期待大家明年相聚珞珈山!
上一篇:我院党政班子全体成员拜会捐赠人叶澄海先生 下一篇:我院2017-2018学年班主任工作专题会议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