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大国关
2022年9月30日晚,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承办的世界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联盟年会暨全球化的纽带:高等教育的未来——全球高等教育管理者论坛分会场二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以线上形式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美国耶鲁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广泛深入和富有建设性的讨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李勇副院长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吕杰副院长作总结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勇表示,在庆祝中国人民大学大学成立八十五周年之际,经济学院与国际关系学院非常荣幸共同举办此次会议,也非常高兴邀请到各位专家学者与我们共同相聚分享新的思考与研究。我们期待未来与所有参会学校加强合作,特别是科研,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希望此次论坛提供新的机会来分享这些信息,感谢参会的各位教授分享见解和故事,期待在未来与大家在校园再次相聚。
会议伊始,耶鲁大学国际安全项目主任、伊莱休历史和国际事务讲席教授文安立(Odd Arne Westad)从自身交换学习经历出发,强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科研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性。随后他回顾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与变迁,指出两国都从紧密、稳定的关系中受益良多。接着他分析了当前中美关系恶化的影响因素,他相信只要加强有效沟通,积极消除疑虑,两国在贸易、气候、公共卫生和朝核问题等方面仍有可能达成共识和合作。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铁军教授进一步剖析了中美学生交流现状,肯定了文安立教授关于中美关系恶化影响因素的见解,并和文安立教授探讨了如何从冷战中汲取经验教训,减轻相互误解,修复双边关系。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助理教授李芳华发表题为《社会保障网与城乡迁移——以中国农村度改革准实验为例》的演讲,她表示村级监督员的引入可以减少原有村干部的偏袒,提高正式保险的效率公平性,社会保障的改善,通过大幅度增加极端贫困人口,特别是青年男女向城市地区的迁徙,减少了劳动力的空间分配不当;政府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替代非正式保险,增强低技能劳动者的流动性,缓解劳动力配置不当。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陆方文对于《社会保障网与城乡迁移——以中国农村度改革准实验为例》作出精彩点评,陆方文教授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实验,结果十分有趣,也非常重要。她表示这篇文章有三个关键因素:第一,日常村治理的实验变化的原因,公司一级官员的外部参与,对于提高社会保障网的交付效率和公平性方面带来了直接影响,鼓励村民进行更多的临时移民。第二,关于社会安全网是否是唯一的渠道的问题,应当继续展开讨论与研究。第三,关于贫困村和随机性,也许应该使用更多与收入相关的变量来测试随机性。
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莉泽·迈特纳科研组负责人安娜·丽萨·阿尔勒斯(Anna L. Ahlers)梳理了中欧治理领域科研合作的历史、特点和成果,并对未来中欧科研合作的趋势和面对的挑战进行了展望和分析。中欧科研合作历史源远流长,具有坚实的基础和丰硕的成果,她希望中欧科研合作的研究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更多元更规范,促进双方进一步的合作交流。清华大学社科学院政治学系系主任杨雪冬教授回顾了与阿尔勒斯教授科研合作的经历,对她提出的中欧科研合作预测和建议表示赞同。杨雪冬教授认为中欧科研合作需要“中间人”连接双方,学者就是其中重要的力量。中欧学者交流不仅相互学习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共情,增进感情。
美国耶鲁大学助理教授霍震发表题为Information Frictions and News Media in Global Values的演讲,他表示信息摩擦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冲击的传递,公共信号冲击是国际波动的新来源,在GVC中,高阶预期对远距离部门影响更大,新闻报道缓解了信息摩擦,促进基本面冲击的传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乔雪表示霍震的论文非常清晰,分析结果简洁大方,定量结果令人印象深刻,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乔雪教授提出以下问题:制片人如何接收公众信号?制片人对报纸上的新闻有什么反应?是否有关于生产者如何处理信息的调查?如果他们更多地关注预测者,这是否会导致声誉问题,怎样处理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关于标签数量的选择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吕杰副院长做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各位嘉宾支持中国人民大学85周年校庆活动,参加此论坛表示感谢。专家学者们从多个视角阐释了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吕杰副院长希望此论坛不仅给学者提供交流信息的机会,更能成为展现学者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热切关怀的平台。
上一篇:“东亚合作论坛2022:面向未来的中日韩关系”成功举办 下一篇: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