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美研简报·第40期 | 米尔斯海默:多极世界中的美国外交政策问题10月10日,芝加哥大学政治学系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一行到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米尔斯海默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荣誉教授,曾于2019年10月到访学院并作主题讲座。在讲座正式开始前,学院李巍、许嫣然、连晨超老师与米尔斯海默教授一行在明德国际楼408贵宾室进行了简短交流。下午3时,米尔斯海默教授在求是楼0120带来主题为“多极世界中的美国外交政策问题”的学术讲座,全场座无虚席、氛围热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巍教授主持开场,全体观众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米尔斯海默教授的到来。
-
新书推荐 | 杨光斌《政治的概念:历史政治学的知识论原理》作为政治学方法论的历史政治学发现了政治理论诞生的机理即知识论原理,历史属性决定了制度变迁方式的差异性,并由此而产生性质不同的政治理论。在比较历史的视野下,通过对东西方国家形态、政府体制、国家社会关系和对外关系演化的比较研究,发现在欧洲社会史中,制度变迁方式是竞争性、对抗性分配资源,相应地诞生了对抗性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在中国政治史中,大一统的制度变迁方式演绎出以致治-民心为线索的政治理论。政治的概念最充分地体现了不同历史的心理认知和行为模式的差异性,由此也打开了重新解释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基础性概念的大门,为建构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找到有效路径。
-
王义桅 | 理解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的四个维度进入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迎来历史性主体转化,从道理法术诸方面展示了全新气象。新时代中国的公共外交之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之理:全人类共同价值;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之法:“一带一路”+“三大倡议”;新时代中国公共外交之术:构建自主外交叙事,从“求同”(中国梦)、“别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合同异以达到更高的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升级。
-
马嘉鸿 | “新”帝国主义论的“旧”范式:一种新范式的可能马嘉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研究员。
当代西方左翼一系列“新”帝国主义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旧”帝国主义论主要指第二国际理论家的金融资本论、资本积累论、超帝国主义论等存在诸多局限的理论。“新”帝国主义论代表人物包括大卫·哈维、 -
曹德军等 | 莫迪政府“领导型大国”战略与外交政策调整分析2014年以来,印度莫迪政府在内外因素助推下,积极把握“印太变局”战略机遇,争做全球外交议程的制定者。在大国关系、周边关系、跨区域伙伴网络等领域,莫迪政府既延续与拓展了传统外交基础,却也体现出更为主动、自信与进取的决策风格。综合而言,莫迪政府的“领导型大国”战略致力于提升印度全球“战略塑造能力”。在大国关系上由中立向西倾转变,淡化“疑美”情绪;在周边关系上,立基“邻国优先”政策以重整区域主义;在联盟关系上,奉行“多向结盟”积极构建域外伙伴关系网络;在意识形态认同方面,重视挖掘印度教软实力资源。莫迪政府的“领导型大国”战略客观上提升了印度的全球大国地位,但也面临国内发展障碍、大国地缘竞争与全球产业转移前景模糊等因素制约。尤其是,印美关系的潜在分歧与中印关系的不确定性,将增加印度外交的战略压力,挤压“领导型大国”政策的运作空间。
-
人大美国研究简报·第39期 | 2024年美国大选与中美关系202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美国正副总统、全部国会众议员、约三分之一国会参议员、多位州长以及其他地方官员都将面临改选。此次大选新产生的美国联邦政府等各层次机构将塑造美国的内政外交走向,其中总统因其在对外事务上的关键主导角色而备受关注。特别是在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再次代表共和党参选、存在回归可能性的情况下,本次选举给美国以及世界带来的影响更值得密切观察与深入探究。可以说,这场关于特朗普是否会重返白宫的选举,不亚于一次两个不同方向的美国之间的对决。在过去近八年中,特朗普政府正式开启了美国对华战略竞争,拜登政府则加以延续与调整。基于这一事实,两党对决是否会涉及对华事务、未来四年由谁来主政白宫并继续推进美国对华战略,毫无疑问会对中美关系产生牵动乃至影响。
-
人大美国研究简报·第29期 | 刘露馨老师赴美参会和调研2024年1月9-10日,美国卡特中心在亚特兰大市举办首届“吉米·卡特美中关系论坛暨美中建交45周年”论坛。受卡特中心的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刘露馨老师代表人大美国研究中心赴美参会,并与卡特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商讨了双方合作事宜。
-
人大美国研究简报·第28期 | 美国分裂的文化与政治根源美国是世界的风景。世上风景,可分两种,走不出的,和走得出的。对洛克而言,新英格兰是旧英格兰走不出的风景,它就像上帝应允的福地,宛若世界刚开始的样子。对于洛克以降的自由主义者而言,走出旧欧洲,走进新世界,需要美国这个成功反抗英帝国强权的大英雄,美国当为世界的立法者。对于柏克来说,旧英格兰是新英格兰走不出的风景,新旧英格兰人始终同文同种,打断骨头连着筋。对于柏克以降的保守主义者来说,新英格兰人用了两百年时间才走出旧欧洲,又用了近两百年时间缔造新世界,却在内饱受社会分裂之苦,在外深陷帝国沉沦之险,不得不回到旧英格兰寻根,用文化筋脉疗救实力损伤,跳出大国兴衰的自然律。
-
人大美国研究简报·第27期 | 美国霸权及其秩序的未来进入21世纪,特别是在第二个十年里,美国的全球霸权遭遇到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同时美国国内的诸多制度性缺陷也进一步展露。美国霸权的走向及其主导下的国际秩序变迁再次成为一个值得讨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问题。
-
人大美国研究简报·第26期 | 美国国会议员访台行为的趋势与逻辑2022年8月2日至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时任议长南希·佩洛西悍然窜访中国台湾地区,导致了台海局势进一步的紧张升级,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事实上,美国国会议员在很长时间内一直存在频繁访台的历史。基于美国国会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相关部门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与数据,新世纪以来即第107届国会(2001-2002)到第117届国会(2021-2022)期间,已有177个国会议员代表团的253位、363人次的国会两院议员到访台湾地区。就访台议员的两院分布看,在第107届到117届国会期间,众议员访台多达292人次,参议员仅为71人次;就访台议员的党派归属看,在第107届到117届国会期间,共和党议员的访台人次(203人次)超过了民主党议员(160人次)。
- 共100页
- 跳至 页